29 歲女山友魂斷畢羊縱走路線,震驚了所有戶外人,一條年輕的生命又在山間殞落,我們看到不少人探討事件發生的可能原因,有人說是召集人沒有善盡自組隊的責任,也有人說此路線不簡單,在沒有足夠經驗與體力之下,不應貿然一日縱走。
歸咎最核心的原因,我們認為是登山知識不足所致,縱使領隊有責任,但自己如果對登山路徑熟悉、懂得使用求生工具、穿著適當衣物,這條生命很有可能就可以被救回來。我們不對這起事件多加評論,但我們希望類似事件不要再發生,因此找來台灣相當專業、資深的嚮導吳旭昇先生,與大家談談,上山要帶哪些東西,可以在危急時拯救自己的性命。
在山裡迷路就是惡夢的開始
吳旭昇嚮導觀察,導致山難發生的最常見原因就是迷路,因為迷路,加上對地形不熟悉,且身上沒有合適的裝備,而導致失溫、受傷、甚至死亡。
他就自己曾發生過的兩次差點迷路的經驗跟大家分享,第一次是剛開始爬山的時候,早期爬山大多都是加入登山協會、登山社團,當時對於專業嚮導的概念尚未健全,且此類協會、社團的收費低廉,往往一團就可吸引 50 人以上參加,整團就靠幾個比較資深的社團幹部帶隊,領頭一兩個,再派一個人壓後,但動輒 50 人以上的隊伍,大家體力不同,隊伍往往會拉得很長,這些資深幹部也就難以照顧到所有人。
吳旭昇參加登山協會的團,挑戰一日合歡北峰、西峰健行,去程時天氣不錯,但因為人數眾多,大家分散得很開,吳旭昇有好幾次都是自己一個人走,前後都沒有其他人,一路上他也遇到幾個看似岔路的地方,當時的他沒有學過怎麼看指北針,更不清楚登山路徑如何判斷,所幸都被他矇中,成功抵達西峰,據他所說,登頂西峰的人大概只有 1/3,其餘 2/3 的人已經先行折返。
眼看天氣漸陰,成功登頂的人開始啟程折返,但雨很快就下下來,加上還起霧,正值秋天,吳旭昇穿著一般的雨衣,裡面的衣服已經全濕,加上大霧的關係,難以判別路徑,到好幾處比較開闊的地方,他只能憑著稍早的印象,還有直覺選擇路徑,幸好最後他平安回到登山口,但在遊覽車上冷得直發抖,因為背包內的衣服也都濕掉無法替換。
第二次差點迷路的情況在奇萊主北發生,這回也是報名登山協會,距離上次爬合歡西峰也不過幾個月,中途還成功攻頂奇萊南華、玉山、雪山等百岳,吳旭昇對自己的登山能力更具信心。結果奇萊主北又遇到跟合歡西峰類似的情景,下大雨、起霧,整路上吳旭昇幾乎是自己行走,遇到崩壁還要想很久該怎麼前進,幸好平安攻頂且回到成功山屋。
除了領隊,吳旭昇是整隊前幾個回到山屋的,當時的他又冷又累,抵達山屋後他心裡想說終於得救,結果過沒多久就有人到山屋求救,指稱同隊的人摔落山崖、渾身是血,領隊要吳旭昇一起上去救人。考慮到人命關天,吳旭昇儘管再累,也咬牙答應,但找到人後,發現竟然沒有任何人攜帶醫療用品,連領隊都沒有,只有吳旭昇帶了簡單的醫藥包,才能幫患者簡單包紮。
後來吳旭昇與領隊輪流將受傷的女山友揹回山屋,此時副領隊說他肚子痛,吳旭昇莫名其妙就成了副領隊,大家聯絡救難隊上山救援,但因為下雨起霧,直升機上不來,只能由警察派十幾個人到黑水塘與他們會合,所以一隊人就輪流把受傷的女山友揹到黑水塘,再由警察揹下山。
三層式 & 洋蔥式穿搭分不清楚?
接連兩次發生類似事件,吳旭昇從那之後就不再參加沒有足夠領隊、嚮導的登山團,也因為有這些經驗,讓他了解到登山要知道裝備、登山知識、隊友、團體的重要性,他也開始學習攀岩、溯溪、冰攀,更努力汲取登山的相關知識。
現在經營登山團的他,時常要帶客人上山,他說再簡單的百岳,都一定會有行前會,告訴大家上山要帶什麼、怎麼穿,而他最想跟大家釐清的一個概念就是「三層式穿法」與「洋蔥式穿法」的差別。
- 三層式:將衣物依據功能性分成吸濕排汗底層、保暖層、防風防水層
- 洋蔥式:依據體溫、氣溫變化,適時的穿脫衣物
吳旭昇發現很多人把這兩者搞混,所謂的三層式是從功能性來看,將衣服區分成三種類型,而洋蔥式則是指怕冷可以多穿幾件,怕熱就脫掉,但兩者間沒有衝突,比如說保暖層可以好幾件,依據個人的氣溫適應狀態做調整。
他說,爬山過程很熱,保暖層可以視情況脫掉,甚至只留下吸濕排汗的衣服也可以,但是冷的時候要趕快把保暖層一件件穿回來,更重要的是套上防風防水外套,避免強風把熱能帶走。
求生工具
除了最基本的保暖衣物、防風防水的雨衣雨褲、食物之外,吳旭昇點出幾樣野外求生應該要帶的工具:
- 直刀
- 打火棒 (打火機備用)
- 指北針
- GPX 圖資
- 雨布 / 外帳
- 繩子
首先是直刀,刀子可以有很多用途,可以用來砍斷障礙物,或是劈砍木柴,之所以要選擇直刀,是因為劈砍昇火用木柴時,需要很大的力量,如果是折疊刀,很有可能會反彈或是斷裂,容易造成危險。打火棒可以搭配直刀快速產生火花,比起打火機更加實用,因為打火機可能會因為溫度、濕度而失靈,在野外,保暖永遠都是首要之務。
而指北針、GPX 圖資更是可以幫助你回到步道甚至登山口的好工具,但吳旭昇提醒,買了要會用,不然帶著也是枉然。「我看很多人買了很多工具,但放在包包裡面從來沒有拿出來用過,可能連包裝都沒拆」,吳旭昇提醒,很多東西如果沒有先學習如何使用,當遇到意外時,更不會知道怎麼用。
最後一個,可能也是很多人都會忽略的,就是「雨布或是外帳」。外帳很好用,下雨的時候只要拿繩子、登山杖,就可以迅速架起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吳旭昇指出,山上入夜後氣溫很低,如果一直處在全身濕淋淋的狀態下,很容易就會失溫。
吳旭昇表示,他遇過幾種人,一種是覺得自己不會那麼倒楣碰到需要野外求生的情況;一種是怕難不想學;一種是覺得很簡單所以不學。他說,這幾種人上山都很容易出事情,意外之所以叫意外就是意料之外,沒有人會覺得自己會發生意外,但發生後要怎麼緊急應變,就是看在平地學了多少,在山上就能應用多少,「爬山最忌諱自以為是,不要覺得自己很厲害,或覺得自己做不到,實實在在地去學才是重點。」
天氣不好就是你的好機會
吳旭昇表示,除非有發布豪雨特報、颱風來襲,其他的天氣狀況他都有辦法應付,更不會懼怕上山。當然這是建立在他本身有幾十年的登山經驗才有辦法這麼有自信的說出這席話,可是他認為,天氣不好,不代表不能上山,反而更要上山,「買了新的防風防水外套,可以趁下雨的時候,到附近郊山走走,因為是郊山,也沒什麼危險性,但可以用來測試外套的防水性,像我之前買了一件上萬的外套,結果竟然會滲水,後來才知道是買到瑕疵品。」
他進一步強調,無論什麼裝備,除了要對它熟悉之外,更要找機會測試,畢竟當你在高山上,什麼都沒有,只有你手邊的裝備時,萬一裝備出狀況,後果不堪設想。此外,如果因為懼怕壞天氣爬山,那未來爬山遇到大雨就會更不知道怎麼因應,你會不曉得何時該把雨衣雨褲拿出來穿,也會對於下雨過後的地表狀態不熟悉,甚至導致危險。
※延伸閱讀:物理治療師教你登山避免拉傷、扭傷,以及在家也能做的肌耐力增強訓練
※延伸閱讀:屬於新手的 10 個實用登山準備問與答!這些技巧學起來再出發爬山更上手
圖/吳旭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