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什麼動力驅使下而走到戶外?看風景、呼吸新鮮空氣、逃離擁擠的都市、沉澱心情?筆者喜歡上山是因為在山上沒有手機訊號,也完全不會想要拿出手機,可以完完全全的回歸到自己身上,還有專注於眼前的環境,這種感覺很舒服,而且是在任何地方都無法比擬的。
有些人因為爬山找到生活的重心,像是忍受左耳失聰之苦不斷往山上跑的潘維她;也有像是山女孩 Kit 透過登山療癒自我、找到自己傷痛的來源。戶外,在大自然的擁抱下,身為人的我們變得更容易敞開心胸,面對最真實的自己。
我們從眾多經典戶外類型電影中挑出四部,藉由走到戶外而找回自己,你會發現,有些情節好像就是在說自己的故事,也有些情節讓人更想回到大自然。這些電影雖然故事不同,但都在闡述著同一件事,人,終究是要回到自己身上的。
《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
如果你狂熱於 PCT(Pacific Crest Trail,太平洋屋脊步道),你一定得看這部電影。《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翻拍自雪兒.史翠德 Cheryl Strayed 的著作《Wild: From Lost to Found on the Pacific Crest Trail》,這也是作者雪兒本人親身經歷而寫下的故事。
在雪兒 6 歲時,沒了爸爸;在她 22 歲時,母親過世。雪兒在悲痛之下沉淪於毒品及男人的肉體,婚姻也跟著破裂。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她決定要徒步走 PCT,這是她人生第一次長途健行,揹著將近她身高的巨大「怪獸」背包,她渴求這趟旅程讓她變得不一樣,讓她找回自己。
什麼是勇敢?
坦然面對心碎是一種勇敢;接受一無所有是一種勇敢;
在絕望中堅持到底是一種勇敢;決定原諒自己是一種勇敢……
而真正巨大的勇敢是--正對著恐懼,瞪視它。
在太平洋屋脊步道上,我別無選擇,
這是一趟喚醒自己的旅程,一旦放棄,也等於放棄了自己。-Cheryl Strayed
在電影中,你可以看到雪兒以超級新手的身分踏上旅程,她買來許多裝備,幾乎都是全新的,很多她連怎麼用都還得看說明書,看到這裡,應該很多戶外人紛紛搖頭地說「這樣不行啦」。所幸該有的糧食她都有備足,縱使途中驚險萬分,遇到響尾蛇不說,還有滿懷惡意的其他旅人,她還是順利完成了全長 4,286 公里的太平洋屋脊步道。
《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把在 PCT 的苦真實的呈現在你我眼前,導演沒有刻意美化在旅途中的好,你會看到雪兒靴子不合腳而弄斷指甲,甚至靴子還掉到山谷下,只能穿涼鞋繼續走;你也會看到她在沒有任何飲用水走在炙熱太陽下的痛苦樣子,還遇到心懷惡意的人。這提醒著每個人,戶外從不留情,唯有準備好才能平安走過。
電影在雪兒徒步中穿插她過往的回憶,搭配著小時候媽媽常哼的歌,Simon & Garfunkel 的 If I Could,在身體瀕臨極限的時候,心理也同時承受著難以承受的痛。從前,她可以透過毒品、濫交逃避現實,但在隻身一人的太平洋屋脊步道上,當回憶來臨,她無處可逃,只能面對自己,最後接受自己。
雪兒在歐普拉節目中受訪,歐普拉問她這趟旅程帶給她什麼,她說:「『接受』。我必須接受時數的事實、哩數的事實、夏天的事實、人生的事實……一遍又一遍。我發現一旦接受所有的難題,其他所有的事就會跟著退讓幾分。每踏出一步,就會引領我踏出下一步,下一個真相也跟著自己揭開。我們全都會受苦、我們全都會心碎、我們全都會有難題,它們是人生的一部分。光是體會到這項事實,對我就意義深遠。」
《阿拉斯加之死》
這是一部具有極大爭議的電影,改編自 Jon Krakauer 的著作《Into the Wild》,講述克里斯多夫·強森·麥坎德斯 Christopher Johnson McCandless 的冒險故事,這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兩項提名,且贏得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獎。
怎麼說這部電影很有爭議呢?有些人認為克里斯在沒有完善的準備下就前往阿拉斯加這個苦寒之地,根本形同找死,且根據克里斯所見到的最後一個人 James Gallien 所述,克里斯只帶了一包十磅重的米,穿著無法保暖防水的皮製軍靴,以及一把口徑略嫌小的來福槍,在什麼都沒有的荒野之地,克里斯的行徑就像是要去尋死一般。
撇除這項爭議,這部電影帶出的是一個青年對於原生家庭、社會的不滿,以及無法諒解,也暗示家庭溝通的重要性。所以說與其找尋自我,筆者認為克里斯更像是在逃避,逃避這個社會、他的父母親,在戶外,他才能真實的做自己。
《阿拉斯加之死》說的是克里斯在大學畢業後,把幾乎所有存款都捐給了慈善機構,還燒掉錢包裡的錢、證件,獨自開著車踏上前往阿拉斯加的旅程。在旅程中,他經歷過許多生死一瞬間的遭遇,也遇到很多善良的人,這些人都希望他留下來,但他的目標只有一個:阿拉斯加。最終,克里斯長眠於阿拉斯加,這個他心之所向的地方。
電影一開始,就可以看到克里斯與父母親相處的不是很愉快,接著電影抽絲剝繭,透過他妹妹卡琳 Carine McCandless 的口述旁白,可以知道克里斯意外得知父母親的不堪過去,發現他們以謊言編織了美好的婚姻童話。於是克里斯對人性失去信心,也厭惡社會的一切準則與規範,唯有與世隔絕的阿拉斯加可以滿足他。
克里斯臨終前寫下一句話:
「真正的幸福必須仰賴與人分享才能真實存在」(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
縱使他逃避了那麼久,完全斷絕與家人的來往,最後他還是真真切切的體會到孤獨,望向天空想起父母時,不知道克里斯是否真正找到自己了?
整趟旅程帶出令人嚮往的自由感,揹上背包,就好像哪裡都可以去,所以在書籍出版後、電影上映後,很多年輕人爭相模仿克里斯的行徑,踏上未知的旅程。不過大自然是不會顧念你是否有熱情的,只有準備充足的情況下,才能體會到大自然的美好。題外話,多年來有許多人命喪於尋找克里斯棲身的那輛 142 巴士路途中,有的人溺死,有的人摔死,相關當局為了避免更多人喪命,142 巴士已經被移走,另尋他處展示。
《白日夢冒險王》
你可有想過,人的一生要怎樣才叫精彩?去很多國家旅行?做很多不敢做的事情?《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告訴我們,精彩的人生,就是不要留下任何遺憾。
主角華特·米堤(Walter Mitty)是一位《生活雜誌》(LIFE)的員工,在底片影像部門工作,因為找不到攝影師寄來的第 25 號底片,決定親自去找攝影師拿。但他沒想到的是,這趟旅程遠比他想像的要遙遠,而且緊張刺激,他在旅途中做了許多過往沒做過的事,像是搭上醉漢開的直升機、跳進海裡、跑到喜馬拉雅山。
《白日夢冒險王》劇情緊湊,透過華特的白日夢帶出亦實亦虛的場景,也可以感受到他內心那股渴求改變的慾望。隨著劇情的進迭,你會發現,其實我們都跟華特很像,每天都有許多白日夢,也曾幻想自己身處在哪個國度、哪趟旅途,可是實際去做的又有幾回?
《白日夢冒險王》藉由華特奮不顧身的尋找攝影師,讓每個觀影的人都可以深切反思,自己是否也因為工作、家庭而留下許多遺憾?而自己是不是也一直替自己找藉口不跨出那一步?
順帶一提,本片的電影配樂非常好聽,當你看完電影,不妨單聽原聲帶,或許可以在你低落時、喪失生活動力時注入一點前進的激素。
《聖母峰》
聖母峰是許多頂尖登山人的夢想,征服全球第一高峰,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流行的運動,每年春天都有數百人前往挑戰。但就算是在登山裝備先進的現今,每年還是會有人死在這座地球之巔上,而且隨著攻頂難度降低,死亡人數反而節節升高。
《聖母峰》改編自 1996 年的山難事件,當時有四支隊伍企圖登頂,分別是紐西蘭、美國、台灣、印度,但因為沒有遵守「兩點鐘準則」以至於在下撤途中遭遇到暴風雪,導致死傷慘重,紐西蘭隊伍有三人死亡,美國一人,台灣一人,印度三人隊伍全歿。
這不是一部輕鬆的電影,對登山者來說更是無比沉重,因為大家都清楚,想登頂的慾望勝過一切,甚至強烈到可以拿自己的性命去做賭注,所以可以對劇中的人感同身受。
劇中去爬聖母峰的人都有自己的出發點,大家雖然都說「因為山在那」,但各自有各自的目標,像是職業為郵差的 Doug Hansen,為了像家鄉的小學生證明,即使像他這樣的人,都有辦法登上世界第一高峰;難波康子,一個登頂世界多座高峰的日本女登山家,為了繼續完成收集世界頂峰的心願而踏上旅程;Beck Weathers 雖然登山經驗較無其他人多,但他為了挑戰自己也為了證明自己,而報名了聖母峰登山團。
找尋自我的途中,有些人被攻頂這個慾望沖昏頭,忘記了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就像嚮導 Rob Hall 所說「生或死,都由這座山決定」,人類如果抱持著征服的心態走進山裡,很容易就會被自己的自大反噬。同時《聖母峰》也反映出商業團的問題,還有當地政府控管問題,到底商業團帶人攻頂需要負起什麼樣的責任?當團員執意攻頂應該答應嗎?政府該如何管控這些人?這都是值得我們省思的。
以上就是編輯推薦的四部找尋自我的戶外電影,如果你也對人生感到迷惘,或是不曉得生活的動力何在,不妨看看這幾部電影,每一部都有不同寓意,就算已經看過,重新看一次也能帶來不一樣的衝擊。
※延伸閱讀
左耳失聰還是一個勁的往山裡跑,「沒辦法,我真的太喜歡高山了」-專訪潘維她
圖片/Fox Searchlight、Paramount、環球影業、20th Century Stud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