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點,中角灣的浪花拍岸,天色尚未全亮,淺藍色的海霧鋪展在車窗之外。拉拉姐醒來,用指腹拂去車窗上的水氣,看見第一抹金色將海面劃開。她的第 60 個年頭,就在這樣的光景裡,靜靜揭幕。
已經邁入 60 歲的「拉拉姐」,在這個年齡展開她的戶外旅程。在數十載的歲月洗禮後,她選擇走進大自然,以車泊和露營的方式,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下半場。
從練舞室到登山步道
學生時期,她是社團活動的一顆星,熱愛舞蹈,更喜愛戶外活動,經常跟著學長學姐們主辦各項大型活動,靜態的展覽、動態的登山露營樣樣來。她還能揹帳篷、扛爐具,與同學縱走山脊、在溪澗煮麵。那時沒有「朝聖路線」、「環島日誌」這些華麗名詞,但他們用雙腳寫下自己的青春,如今回想仍有暖暖的餘溫。
畢業後,她被行事曆綁進辦公大樓。清晨追業績,夜晚擠捷運,戶外兩字被鎖進檔案櫃深處。直到 2020 年疫情降臨,皮拉提斯教室必須暫時停業,工作頓時停擺,每一天張開眼睛,就要面對沉重的財務壓力。她忽然驚覺:自己是不是把靈魂長期典當給工作了?此時朋友一句「要不要去露營?」喚醒她塵封的「野心」。
在營地,營火映紅臉頰,她彷彿看見年少的自己張開雙臂歡呼。
Jimny 旅行日記
重新接觸露營,拉拉姐赫然發現自己需要的是什麼。「親近大自然對人類來說真的很重要,當我在露營的時候,很多雜念都會消失無蹤,完全沉浸在當下。只有蟲鳴與鳥叫陪伴,偶有朋友的歡笑聲,我覺得這就很足夠了。」
隔年,她買下許多戶外人的夢想座駕 Suzuki Jimny。有人笑說那是「越野玩具車」,她卻視為「可移動小屋」。第一次車泊,她把車停在中角灣。午夜海風拍打海岸,潮聲低吟,她卻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隔天早上醒來,看到金黃色的日出,還有早起來衝浪的熱血人們,我感受到生命的無比美好,心境頓時變得好開闊。這種感覺真的是要親身體驗過才能明白。」
鎖住車門,卻解鎖了靈魂。
拉拉姐的車泊日記寫得精彩又美好,但實際上她是克服了一項心理障礙才有辦法在戶外悠然自在。她笑說:「我從小就相信有鬼的存在,在黑麻麻的戶外,會讓我很害怕。」因此她初期車泊都是與朋友結伴,藉此壯膽。「車泊幾次後,其實我就沒有那麼怕了,而且會覺得在車子裡面有一種安心感。那是一個屬於我的安全範圍,相信只要我不去打擾那些不同世界的朋友,他們也不會對我怎樣。」
60 歲,第一次單人車泊
與朋友車泊幾次後,拉拉姐決定給自己一個新的挑戰:單人車泊。「一方面是因為朋友平日要工作,沒辦法總是和我一起車泊。但我又比較想要平日出去,因為露營區人比較少、比較清靜。所以就想說來挑戰看看好了。」
從沒有過自己車泊,甚至之前出去搭車邊天幕也是朋友負責。拉拉姐出發前做足了功課,也特別選了離都市近的露營區。「我後來去了台北市的華中露營場,想說真有出什麼狀況,我也能隨時回家。」
那次車泊是沒有出什麼危險意外,倒是風很大,人很多,讓她覺得「心很累」。她苦笑:「我真的沒有想到那天風這麼大,我搭的車邊天幕差點就要被吹垮,半夜天幕被吹得一直發出巨大聲響,搞得我睡得不安穩,睡到一半受不了起來把天幕收掉。另外就是那邊很多人,倒不是露營的人很多,而是很多路人。因為很多人會去那邊慢跑、散步,我晚上煮飯、坐著休息時被路人嚇到好幾次。」
但也因為有了這次經驗,她發現一個人車泊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反倒多了幾分自在。吃東西、休息的節奏可以依自身狀態調控。「因為我還要錄影片,所以其實沒有辦法很悠哉的車泊。晚餐也很晚才吃,像是華中那次我忙到晚上 10 點多才吃晚餐。如果有朋友在,我會很不好意思。」
60 歲的露營 YouTuber 新身分
你沒看錯,已經 60 歲的拉拉姐,還會自己拍影片,甚至自己剪輯,當起 YouTuber。她的第一支單人車泊影片累計觀看次數已近 20 萬次 (或許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觀看次數早已突破 20 萬次)。對於一個經營 YouTube 頻道不到半年的新手來說,這樣的成績可說是非常驚人。
「朋友對我開玩笑,說我怎麼一直給自己找事情做?我說我想做,而且我也可以做啊!既然我都能自己去車泊了,拍影片也是順便啊!」
拉拉姐的影片透露出一種質樸的感覺,也讓人覺得十分溫馨、容易親近。沒有花俏的圖卡、轉場,只有她認真紮營、煮料理的神情。但她坦承,當 YouTuber 真是不容易。她一邊笑一邊說:「因為我是單人車泊,所以所有拍攝工作都要自己來。按下錄影鍵後,我要回去露營椅坐著切菜,切了一下下後,再回去看剛剛錄的畫面是否 OK。有的時候會沒對到焦,或是角度不好,我就要重來很多遍。這樣不斷起立蹲下很累人啊!」
說到這,她展示了一支影片給我們看。那支影片封面寫著「無語問蒼天」,原因是她錄影時沒收到音。「我太粗心了,那天下午錄的畫面全部都沒有聲音。害我後來剪輯的時候很著急,怕沒辦法好好傳達我想表達的東西。」拉拉姐對於這個失誤相當耿耿於懷,但她同時也樂觀地說:「就當作是一次經驗跟學習,之後不要再犯就好!」
三道刀疤與四次轉身
年齡重要嗎?年齡象徵什麼?在拉拉姐身上,看不到年齡帶來的束縛,也沒有年齡的刻板印象。「年齡對我來說不代表什麼,往戶外跑也不是年輕人才能做的事情。我看過太多拿年齡當理由,說服自己待在家、躺在床上休息的人,我不希望自己的生命走往那個方向,也不想要目光只有牆壁與電視。」
身為皮拉提斯老師,她深深體會到覺悟與改變帶來的機會。「我有一個學生,當年 70 歲。他換了人工髖關節,腰椎也打了鋼釘,時間過去兩年,走路五分鐘髖關節就痛,腰也不舒服。經由骨科醫生的引薦,他來找我,想知道有沒有機會改變。我用他聽得懂的語言,鍛鍊他的肌肉力量。他很認真上課,也努力實踐上課所學的肌肉控制方式,14 堂課後他揚起嘴角驕傲的說,上週他從南京復興捷運站一路走到科技大樓捷運站,隔年還搭飛機去加拿大找他的小孩。所以說年齡能決定什麼?」
從拉拉姐舉的例子,可以看到年長不等同於失能。在她自己的人生軌跡中,也面臨多次病痛,但她從未放棄自己的身體,努力讓自己維持在最健康的狀態,讓自己能說走就走。「其實在 2017-18 年之間,我開了三次比較大的刀,切除三個部位的腫瘤。身體留下明顯的刀疤。」
歷經病痛與手術,拉拉姐面對年齡更豁達。「50 歲如何?60 歲又如何?我把自己的身體活成像 30 幾歲,內心也保持好奇與勇於改變的狀態,這樣的我,很自在。」
不僅身體狀態維持良好,她的人生更是 60 「再」開始。回顧過去,拉拉姐歪著頭想了想,接著說道:「我發現我的人生每隔 10 年就會有一個變化,30 歲的時候,我從秘書轉往業務工作;40 歲時,改去當皮拉提斯老師;到了 50 歲,為了推廣皮拉提斯,我變商務人士;60 歲,我再次跨出舒適圈,挑戰一個人車泊,並拍影片,經營自己的 YouTube 頻道。」
對於千轉百迴的人生,她笑稱:「反正最壞就是賠光,重來就好;但若不嘗試,連『賠光』的資格都沒有。」
三條生命軌道的交集
影片拍攝、皮拉提斯教學、車泊,看似三條平行線,拉拉姐卻把它們織成一片。平時忙於皮拉提斯教學與師資培訓,有空檔時,就整理裝備,開著 Jimny 前往露營場。回到家,再把露營時拍的素材剪成影片。聽來忙碌的生活,她笑說這是一種「動態平衡」,像站在 SUP 板上,水面永遠晃動,重點是呼吸、核心與心態。
下一步,她計畫挑戰「真・野營」。褪去睡車上可以鎖門的安全感,開始單人露營,睡在不能上鎖的帳篷。在沒有自來水、沒有廁所的環境下,也許有一大群蚊子,但她相信自己做得到,只要計畫好,上路,一切都沒問題。
夜深了,Jimny 靜靜停在溪谷,滿天星斗像鋪灑的鹽。拉拉姐關掉相機,靠在車尾,聽風翻過樹梢。她想起學生時代那首愛唱的歌,輕輕哼了兩句。60 歲的她,也許臉上紋路又多了些,眼神卻更清晰;身體多了幾道疤痕,但貪婪擁抱明天的心仍在沸騰。她的戶外人生正開始,而她知道,這條向外也向內的路,會帶她走很遠很遠。
照片來源:拉拉姐
➥ 觀看拉拉姐的 YouTube 頻道:www.youtube.com/@pilatesJ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