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雙心石滬遠近馳名,是無數旅人指名造訪澎湖的必去景點之一。雙心石滬固然出名,但如果我們把尺度放大一點,從空中鳥瞰整個澎湖群島,會發現,澎湖有著大小不一、離岸遠近的石滬。根據離島出走工作室統計,全澎湖共有 654 口石滬,而吉貝嶼就有 100 餘口。也因此,人們稱吉貝嶼為石滬的故鄉。如此高的密度,讓世界驚豔,更讓澎湖石滬成為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
4 月底甫頒發的「第四屆榮譽步道師」獎項,由千里步道協會頒發。本屆共有三組人選獲得該獎,其中之一即是離島出走工作室推薦的澎湖「紅羅村石滬工班」。他們所砌成的石滬,不僅穩固無比,人可在上面行走;同時深具在地傳統工法與智慧,並富有文化價值,相當符合手作步道精神。
我們都聽過石滬,甚至看過,但對於石滬是怎麼堆砌建成,以及背後需要付出的心血、技術,可能一知半解。為了探研石滬砌造的技藝,我們特別與紅羅村石滬工班代表洪振坤師傅,以及離島出走工作室創辦人馥慈,來了一場跨海遠距通話。相信看完本文,你會了解,原來澎湖石滬是這樣蓋起來的,以及在現代捕魚技術凌駕傳統石滬功能之下,澎湖石滬之於未來人類的意義。
簡單卻不簡單的構造
澎湖最早石滬紀錄,可追溯到清朝乾隆三年 (1738 年),當時澎湖人已懂得利用潮汐搭配簡易弧形的石滬來捕魚。馥慈解釋:「弧形滬是澎湖石滬的原型,是以石塊在潮間帶排列成弧形長堤,通常建於沿岸淺水區,離岸較近、範圍較小,是單純仰賴潮汐漲退的簡單型石滬。」馥慈口中的仰賴潮汐漲退,意思是漲潮時,海面會蓋過石滬;但當退潮時,石滬便會露出來,此時還在石滬裡的魚會因此被困住。
隨著技術演進,簡易的弧形滬進化成有「心型」滬房的石滬。之所以衍伸出愛心的構造,是為了縮小捕魚的作業範圍。而一個石滬可能會有複數的滬房,例如大家熟知的雙心石滬,甚至有「三心」的石滬。有滬房的石滬帶來了更多的漁獲,因為這類石滬通常建於深水區與淺水區的交界,離岸較遠、範圍較大,搭配石滬構造的導引,可以更高效地引入魚群。
石滬曾經是澎湖討海人重要賴以為生的工具,洪振坤憶起當年的盛況,感嘆說道:「以前最多漁獲的時候,可以有上千斤的魚在石滬裡,站在滬岸 (供人站立捕魚) 上面看,真的很壯觀,那些魚吃都吃不完,就算送給全村的人也吃不完。但當代漁業興起後,捕撈技術進步,魚都在外海被捕光光,石滬能捕到的魚就少很多了。」
一份倒掛仔,可以養一家。
(倒掛仔指的是赤崁村倒掛仔滬。此諺語用以形容當年漁獲量之多。)
用雙手砌造百年石滬
洪振坤自家就有石滬,從 7 歲開始,他就被長輩帶去修補石滬。「那時還小,只搬得動小石頭,長輩就要我們搬小石頭填補內櫃 (大石頭排在兩側,中間稱為內櫃,以小石頭填入,又稱填櫃)。或是跟著弟弟、姊姊一起去看守石滬,避免退潮時石滬裡的魚被別人偷走。有時候退潮時間在半夜,我們戴著頭燈走在石滬的滬堤上,燈光一照,有魚的話就會聚集過來,我們會派一個人回去通知大人,趕快把魚撈起來。」在澎湖有一句諺語,就是形容那些偷魚、破壞石滬的人:「上山偷掘墓,落海偷拆滬,掠著就退褲。」
到了 10 幾歲,洪振坤才開始參與修護石滬的主體。他也才知道,原來修建一座石滬,真的是不簡單。他接著說:「建造石滬有三個最重要的元素:潮汐、漁汛、材料。後面兩個比較好理解,就是魚的習性跟疊砌石滬的材料。而潮汐,老一輩的人會拿一根竹竿綁上繩子跟布袋,插到潮間帶上,用來觀測退潮水流的方向。這樣就可以知道石滬要往哪個方向堆砌。」
跟著長輩修築石滬,這是一項純手工的作業。洪振坤從小修到大,在接觸到離島出走工作室之前,他總認為,「修築石滬不就那樣」。但對一個完全外行的人來說,一座石滬從無到有,並能發揮捕魚的功用,其實是一件相當不容易且需要智慧的事情,更得結合許多人的力量才能完成。
馥慈接著補充:「洪師傅說他們家有石滬,但其實持有那個石滬股份的有好幾戶人家。這在澎湖很常見,畢竟要建造一座石滬,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單憑一戶人家是難以完成的。因此,一座石滬就如同一間公司,需要募股、訂定契約,才有辦法開始建造。」
在離島出走工作室的努力下,將建造、修復石滬的流程仔細觀察紀錄下來,最後得出 8 個步驟:
1️⃣ 運
第一步驟是搬運砌築石滬的石材。以澎湖石滬來說,大多用的是玄武岩,不僅因為數量多,同時玄武岩有稜有角,更好堆築。此外,也有澎湖人使用灘岩、珊瑚礁石灰岩建造石滬。
以往搬運是採用牛車、木筏、舢舨、甚至是棺材板,現代則使用浮力大的泡棉船。搬運時通常會挑漲潮時,利用海水浮力,可以更輕鬆地搬運石材。
2️⃣ 撬
將拔釘器插入石塊與淤沙之間的縫隙,利用槓桿原理,翻動石塊。此工法通常在清理石滬殘跡的基座時使用。
3️⃣ 掘
利用兩齒釘耙,插入長期沉積淤沙的石滬底部,將石滬崩塌或被掩埋的舊有基底石頭清理出來,將其翻動,再喬成適合疊砌的角度。
4️⃣ 轉
看準角度,將石頭擺放到位,並透過轉動的方式,讓石頭穩固地疊在一起。這邊要特別說明的是,澎湖石滬砌築過程中不會利用任何黏著劑。且石頭擺放會以直立方式進行,增加滬體牢固強度。
5️⃣ 繩結
以兩條繩子互相交叉綁出四個繩結成一個可自由調整大小的方形,中間鏤空處可以放置石塊。繩結的好處是,可以多人分攤重量,也可搭配扁擔,更有效率地搬運石塊。
6️⃣ 敲
利用石塊敲打石塊的方式,增加石塊間的密合度。
7️⃣ 填櫃
石滬基底與外圍滬牆以大石塊修復完成之後,中間空下的部分稱之為內櫃,會以較中小型、細小的石塊來進行填櫃。通常會留有孔隙,增加排水性,降低水壓,避免石滬被強勁的水流推倒。另一方面,留有孔隙也可讓小魚、小蝦在石滬內生存、移動,引誘大魚進入石滬。
8️⃣ 修面
重新堆砌滬堤表面的石塊,讓人便於行走。
※以上部分內容取自澎湖石滬資訊平台
石滬砌造大不易,永續留存更顯重要
一座石滬的砌成,要歷經上述的八大步驟,而這過程,更可能長達 5 至 10 年之久。洪振坤笑笑地說:「沒辦法,一天只有 3 小時左右的退潮時間可以去做。可以做的季節也有限,像是冬天就不適合,因為東北季風太強了,浪很大。」
建一座石滬要這麼久,那在建好前如何謀生?洪振坤笑答:「作農啊!」多數的澎湖人,都曾歷經過這樣的「兩棲時光」。退潮時去砌築、修復石滬;漲潮時就在陸地上耕作。那個年代,就是如此單純。
而石滬建好後,更不是放著捕魚就好,還需要定期修護。洪振坤解釋:「石滬裡面會淤積啊,所以要定期清淤。有一次我進去清淤,走進去時水只到我的腳踝,結果清掉一些石頭後,浪進來把淤泥捲走,我瞬間被滅頂。不過沒怎樣啦!游上去滬堤就好了。」
洪振坤的經歷讓人聽得心驚膽戰,但他本人似乎將其視作家常便飯。馥慈接著說:「洪師傅講得太雲淡風輕了,無論是砌造還是修復石滬,都是很辛苦的過程。像是要在大太陽底下連續工作,以及搬運尖銳的玄武岩,手難免會被割傷。還有海裡的珊瑚蟲,會造成皮膚過敏。」
隨著時代變遷,生態改變,澎湖現在依然從事石滬修砌、建造的工班只剩三組了,都在吉貝嶼,每一組約 8-10 人,平均年齡落在 60-80 歲之間。洪振坤感慨地說:「時代不同了,現在願意做這種苦力活的人不多了。但多虧像是離島出走工作室這樣的單位進來澎湖,把我們的傳統工法記載下來,同時讓後輩了解,原來石滬是這樣建造的。」
有了返鄉青年的支援與努力,石滬的文化與技藝,有了被完善留存、推廣的機會。澎湖現在的石滬雖然大多都已經失去捕魚功用,但在眾人的努力下,這些石滬被轉化為生態導覽、手作體驗的場域。甚至走出國際,與其他國家交流。
今年紅羅村石滬工班獲得榮譽步道師的獎項,馥慈笑笑說,她沒告訴洪師傅有報名。直到確定得獎,跟洪師傅說時,他驚訝地回答:「怎麼這麼好,我從小做到大的事情,竟然得獎了!」
今年夏天,如果有機會到澎湖走走,看到海平面上的一口口石滬,除了可以欣賞石滬的工藝之美,也能銘記當地人親手堆砌起來的寶貴文化。
※關於更詳細的澎湖石滬介紹,可參考澎湖石滬資訊平台:https://stoneweir.info
※若想報名石滬參觀、手作體驗等遊程,可至離島出走工作室網站報名:https://www.isle.travel/
照片提供:離島出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