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據時期帶動了臺灣林業發展,然而當時的林業生產尚無永續的概念,其發展係植基在大面積伐採珍貴原始林上,最為人熟知的就是臺灣檜木,被大量砍伐運往國外販售。後來隨著環境保護意識抬頭,政府全面禁止砍伐天然林,此舉也間接導致臺灣林業走向沒落。甚至還被貼上了負面的標籤。
然而,森林是可再生的天然資源,假設我們不以毀林 (指森林因伐採而轉變為其他土地利用型態,或因土地退化而無法達到森林條件) 的方式從事林業發展,則林業實際上是一種可以永續經營,甚至可保護環境的產業。
怎麼說呢?森林具有降低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減緩氣候變遷的功能,並可提供水源涵養、國土保安、生物多樣性維護等多重效益。大面積種植森林,可以達到固碳的效果,且研究指出,愈年輕的樹,固碳能力愈佳。等到樹成長到一定程度,砍伐拿來做為建築、家具等材料,木材裡鎖住的碳也不會流失到大自然中,可有效降低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當然,砍伐造林木後,也會持續栽種新的樹木,達到永續再生的概念。
說了這麼多,林業的重要性已昭然若揭。反觀林業已沒落超過 30 年的臺灣,要如何重新跟上世界腳步,透過林業幫助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若要把這件事說清楚,勢必得由專家出馬。因此我們邀請到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下簡稱林業保育署) 的保育企劃組陳連晃組長,來跟大家說明,臺灣林業的發展目標,以及如何公私協力,一起努力發展臺灣林業。
邁向淨零碳排,三箭齊發!
當我們知道樹木對於環境生態具有多方面的正面影響,臺灣其實也不遺餘力地在著手進行植林、護林,藉由多管齊下,提高臺灣森林覆蓋面積,同時也帶動臺灣林業復甦,實現國產材利用的目標。
針對國家訂定的淨零碳排目標,林業保育署為強化森林碳匯貢獻,提出三大策略,希望透過這三個目標的實行,加速臺灣淨零碳排。這三個策略分別是:
- 增加森林面積
- 加強森林經營
- 提升國產材利用
首先是增加森林面積。由於森林有固碳的作用,根據臺北市政府工務局的統計,1 株成熟的 15 年生臺灣肖楠,可固定多達 500 公斤的碳,相當於一般汽車行駛 2,500 公里的碳排放量。試想看看,如果我們種更多的樹,則固碳效益該有多大?因此,林業保育署積極地僅可能增加森林面積,也增加森林固碳的效益。不過由於臺灣地狹人稠,可供造林的面積有限,因此林業保育署採取的作法是,將農業產值較低的邊際農牧用地,如山坡地農地、地層下陷農地等,作為推動造林之標的。目標 2016 起至 2040 年累計增加造林面積 30,000 公頃。
種了樹林,如果沒有詳加管理,導致雜草叢生、樹枝雜生、藤蔓覆蓋、林木生長環境不佳,老齡木過多,讓林相過於擁擠,這些都會妨礙樹木的生長,也會影響固碳效益 。因此,林業保育署在已有森林及竹林覆蓋的區域,導入永續森林經營概念,以友善環境的方式進行森林管理,透過營林手段優化森林生長狀況以及提升林木形質,同時增加單位面積碳吸存效益。
最後,如前所述,林木產品屬於低耗能、低汙染且對地球環境友善的材料,並能將碳長期儲存於產品中。但由於從國外進口木材,除了運輸過程中會增加碳足跡外,如進口自毀林嚴重之國家,甚至可能助長當地的盜伐行為,成為甚至有破壞天然林或、熱帶雨林的幫兇疑慮,因此,林業保育署在 2017 年就已經設定為「國產材元年」,積極推廣國產木竹材、期能降低進口木材的依賴程度。
國產材元年的訂定,為臺灣林業帶來了一絲改變。過往,國內使用的木材約 99% 來自國外進口,只有 1% 左右是國產材。陳連晃組長說明:「從國家戰略角度來看,這自給率明顯偏低;而從地球公民義務來看,大量進口木材無形中也增加了碳足跡,也可能危害到國外的天然林。」
2021 年,在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上,141 國領袖共同簽署「格拉斯哥領袖森林與土地利用宣言」,承諾將在 2030 年前終止森林濫伐與土地流失等問題。有鑑於國際共識,臺灣雖不是聯合國的成員國,卻也得擔起地球公民的責任,響應這項目標。因此,林業保育署更堅定地推動國產材利用。
農業部在 2022 年 2 月 9 日召開「邁向農業淨零排放策略大會」,設定了國產材自給率的目標,預計要在 2028 年達到 5%,2040 年達到 10%。以目前策略來說,每一年的國產材供應會較前一年增加約 18% 到 33%,力求逐年提高國內木材生產量。
至於增加國產材產量的實際做法,初期先從市場角度切入,以『環保綠建材、友善環境生產、減少碳足跡』為國產材的產品包裝,強化市場行銷,鼓勵消費者支持國產木竹材製品,建立國產材綠色消費新思維。中長期則以朝向穩定提供國產材原料為目標,負責任生產所需木材,不足部分亦應使用來自國外人工林之木材,以善盡地球公民義務。另一方面,林業保育署從 2017 年就有定期舉辦森林市集活動,並參與臺北國際建材展設置臺灣館,讓消費者與專業設計者認識國產材產品,擴大消費市場。例如已經開發的相思木浴缸、木地板、吉他、烏克麗麗、木酒桶等高價產品,皆是由國產材製成。
台灣島上的新樹木們
鬱鬱蔥蔥的臺灣島,森林覆蓋面積約 60% 左右,並以闊葉林居多。前面有提到,林業保育署正積極增加臺灣森林面積,進而推動國內造林工作,包含國有林與私有林。我們特別跟林業保育署要來了現有成果,跟大家分享:
- 在林木經營區範圍,建造以木材生產為目的之經濟林,樹種以臺灣肖楠、臺灣杉、臺灣櫸、烏心石、相思樹、楓香及光蠟樹等為主, 2023 年共計完成經濟性造林 108.55公頃。
- 國有林範圍內之國土保安區及海岸沿線之區外保安林則以非經濟造林為主,強化森林的防災、保安、環境及生態功能;在國土保安區內,主要造林地點為林木稀疏或林相退化之處,造林樹種以當地原生樹種為原則,保留林地內既有林木並採多樹種混植,營造近似天然林之林相,2023 年計完成非經濟林造林 26.52公頃。
- 另在區外保安林方面,則依其位置、功能及目的,分別種植不同造林樹種:海岸第一線以具抗風、抗鹽霧、耐旱及耐淹水之樹種混植,樹種包括黃槿、林投、草海桐、馬鞍藤、濱刀豆等,作為防護第二線造林之基礎;海岸第二、三線以營造多層次樹冠為主,樹種包括喬木類之海檬果、相思樹、臺灣海桐、臺灣海棗、苦楝等,以及小喬木或灌木類之毛苦參、苦林盤、厚葉石斑木、海桐及蔓荊等。2023 年計完成海岸林造林21.73公頃、營造複層林 11.82 公頃。
- 私有林部分,獎勵輔導造林自 2008 年推動至今持續受理新植案件,迄 2023 年己完成新植面積計 5,624 公頃。本署已研議修正獎勵輔導造林辦法,提高獎勵金額度以增加誘因,後續將加強農牧用地以及外來入侵種移除復育造林,以增加造林面積。
另一方面,林業保育署也積極推動民間造林,與企業媒合。從 2014年開始,就有企業參與捐款認養造林,到 2023 年為止,共有 273家企業參與,造林面積超過800 公頃以上。陳連晃組長舉例說明:「中華電信公司於 2022 年提出『拍下勝利 種下樹木』植樹計畫,邀請羽球天后戴資穎擔任永續發展傳播大使,以『運動團結永續之心,種樹展現環保之力』為訴求,結合運動與植樹,每當小戴獲勝一場球賽,中華電信就捐款種下 100 棵樹,計畫在 2023-2030 年間認養造林、種植 15 萬棵樹。」
光是在 2023 年,林業保育署就接受了包含玉山商業銀行、萬海航運、華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優衣庫有限公司、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中華電信、中華航空、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等企業團體捐款及認養造林工作,合計面積約 204 公頃,捐贈金額合計約 8,831萬元。
我們可以看到,公部門也好,民間企業也好,都已經紛紛動起來,替臺灣種下更多樹。
ESG 永續大平台!
當代全球趨勢不斷倡導 ESG (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如果我們從永續精神投入林業發展,則可讓自然碳匯增加,還能改善自然環境的生態,甚至促進偏鄉山村部落的經濟。
目前林業保育署與民間企業合作種樹的方式採取「你捐錢,我出力」的認養造林方式進行,這種方式雖然可以讓企業間接參與種樹計畫,也能為達到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但卻無法進一步聚焦在企業本身所帶來的影響力,因此與企業本業結合,導入社會與環境永續的思維,才能符合國際ESG永續潮流。
林業保育署為了呼應企業追求永續目標的需求,並配合農業部的農業永續 ESG 政策,已經著手規劃建置「公司團體參與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專案媒合平臺」。此平臺可以媒合企業與國、公、私有土地地主,鼓勵企業以公私協力方式參與森林經營或自然棲地等維護工作,並核予成果證明,供企業作為 ESG 永續報告書之績效。
做法也不複雜,簡單來說就是公司或團體針對有興趣的專案,先提出專案工作構想書,經林業保育署針對企業所提參與動機、工作內容規劃、相關經驗及經費投入等項目評選後確認合作對象。專案內會優先推薦具備相關能力的當地社區或部落與企業共同合作執行專案,同時林業保育署也會提供林業及生態保育專業諮詢,就算企業完全沒有種樹造林的經驗,也不用擔心,會有公部門從旁協助。如此一來,不僅可以達到增加森林面積的效益,維護生物多樣性,還能夠帶動村落經濟及里山的發展,提供在地工作機會。
為了讓企業了解此平臺的運作模式,林業保育署已經邀請企業與專家學者辦理了四場座談會,預計將來也會持續規畫辦理更多說明會、教育訓練與成果發表會。
讓我們期待,未來臺灣國產材自給率愈來愈高,民間能有更多企業參與自然碳匯及生物多樣性保育,幫助臺灣這片土地,長出一叢叢的綠,孕育更多生命。
照片提供:林業及自然保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