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 YouTube 23.7 萬粉絲,一手創建「跟著小飛玩,瀑布、海灘、野溪溫泉」地圖,堪稱比台灣人更了解台灣的美國人,小飛在全世界流浪了一大圈後,選擇在台灣定居。在台灣,他喜歡上山下海到處玩,把許多鮮為人知的「秘境」找出來,讓更多人有機會看見這片土地的美好。
來台多年,甚至還在台東買房子住了下來,小飛除了把 YouTube 頻道經營的有聲有色,他還多了一項工作,攜手女友雅祺,一起創立了「小飛背包艇」品牌,將國外已經紅極多時的背包艇帶到台灣人眼前。
熱愛戶外運動的他們,帶領了許許多多嚮往戶外的台灣人走進深山,跳進溪裡,享受「急流泛舟」的快感。至於為什麼會以背包艇切入台灣戶外市場,則要從小飛在台灣泛舟的「碰壁」經驗說起。
對溪流的熱切嚮往
講到玩水,小飛與雅祺的成長歷程都與水脫離不了關係。小飛不到一歲就被爸媽抱去游泳池玩水,此後便常常與水為伍,就算三歲曾有過一次溺水經驗,仍嚇不倒他愛水的心。直到來到台灣這座擁有千山萬水的寶島,對他來講就彷彿來到天堂,開始積極溯溪,尋找瀑布與深潭。
雅祺則玩了七年的自由潛水,也曾靠著「跟著小飛玩」地圖,與朋友到處溯溪找瀑布。她接著說:「第一次與小飛見面是在南勢溪的漂漂河活動,後來會一起去玩水,剛好我們都是屬於比較懶得走路的人,小飛問我想不想玩背包艇,我們就開始找一些可以從上游往下漂的溪流。」
接觸背包艇以前,小飛在好幾年前就已經體驗過獨木舟、泛舟了,但他發現,在台灣想要玩獨木舟,只能去上教練課或是報名體驗活動,並沒有玩獨木舟的社群可以加入。「我發現台灣玩激流泛舟的人好像比較封閉,有曾試過問一些人關於激流獨木舟的玩法還有地點,但都沒有人回我。於是我就跟朋友一起買了迪卡農的獨木舟,但實際下水才發現不適合激流,因為不能自動排水,而且很重,不便攜帶。」
後來小飛又買了橡皮艇,這回他總算體驗到激流泛舟的樂趣,坐在橡皮艇上隨著湍急的溪流不斷往下游流去,得時時刻刻繃緊神經控制船的移動,那種緊張刺激的感覺讓他直呼過癮。小飛苦笑接著說:「不過橡皮艇真的是太重了,38 公斤欸!光是要帶著走就是一個難題,尤其台灣許多泛舟點無法輕易到達,想想看要扛著這麼重的橡皮艇徒步前往會有多累!而且橡皮艇不見得適用於台灣的溪流,因為許多溪流尖石多,甚至有鋼筋,沒控制好船可能就會刺破。」
玩了橡皮艇兩三年,小飛開始想嘗試較輕量的背包艇,他傳訊息給幾個有在玩背包艇的台灣人,請教他們台灣哪邊可以玩背包艇,以及怎麼玩、怎麼買。但這些訊息都石沉大海,沒有人回覆他,直到一位朋友表示可以帶他體驗,小飛與雅祺這才有機會接觸背包艇。
因溪流而生的創業夢
體驗了背包艇,兩人都認為,實在太適合台灣的溪流環境了。小飛解釋:「在台灣,大家騎摩托車居多。有了背包艇,真的可以騎上摩托車說走就走去泛舟,好方便。」雅祺也認為背包艇的輕小體積是一大誘因,「橡皮艇真的太重了,有了背包艇就可以走到更深的山裡,從上游泛舟下來,超好玩。」
於是,兩人也特別從國外訂了不同樣式的背包艇,想要更深入體驗,同時找到最適合台灣溪流的樣式。小飛接著說:「我們有體驗過雙人的、單人的;有防水裙的、沒有防水裙的;有胖的,也有瘦的。」
然而,試過了許多不同設計的背包艇,兩人都發現同一件事:這些背包艇不完全適合在台灣溪流環境使用。
小飛解釋:「第一就是氣候的問題,台灣天氣炎熱、濕度高,許多國外的背包艇經過台灣的高溫與高濕度都容易壞掉,不耐使用;第二是台灣的溪流較淺,石頭很多,材質的設計如果沒有因應這樣的環境,很容易就會破損。」
雅祺也接著說:「還要考慮到脫裙下船的問題。有些附有防水裙的背包艇,無法讓人快速脫裙下船,這在台灣的溪流會產生問題。因為台灣的溪流環境改變快速,常常會需要下船用走的,如果是硬殼的防水裙,穿脫相對麻煩,無法快速下船。」
為了找到最適合台灣使用的背包艇,兩人笑說,至今為止已經買了超過 20 個背包艇試驗。小飛笑說:「而且這些背包艇有些還不能直接寄送到台灣,我們還要想辦法把他們從國外運到台灣來!」
嘗試了 20 幾款背包艇,都無法找到完美的款式,這也讓小飛萌生了一個念頭:「我就想,既然找不到,不然我們自己做屬於台灣的背包艇吧!」
一艘專屬台灣的背包艇
如果說小飛是夢想家,那雅祺就是實踐者。「他總是會提出各種點子,像背包艇,我自己也覺得滿好的,畢竟沒有一個品牌專門為台灣的溪流場域設計背包艇。剛好我有做過蛙鞋品牌,我可以就接續的執行提供他協助。」雅祺接著說。
兩人開始馬不停蹄地研究先前買來的各大品牌背包艇,並以台灣溪流場域為核心,密集討論可以如何優化、設計。小飛解釋:「以長度來說,因為西方國家的人種比較高,他們的船對台灣人來講太大。而且台灣的溪流比較窄,需要很快做 S 型移動,船身不適合太寬。這些都是我們要不斷調整的細節。」
兩人還替背包艇加入了自動排水功能,以因應可以快速上下船的情境。為了這些調整,兩人與代工廠進行相當密集的溝通,甚至講到讓代工廠不悅,直接對他們說:「全世界就你們這樣做!明明以前做的那些款式都沒問題啊!」兩人聽到也相當無奈,只能說不同環境本來就需要不同的產品因應,他們也已經試過國外多數品牌的背包艇,確實不適合在台灣使用。
「雖然我們到現在已經推出了三款背包艇,分別是大黃、大舌頭、小紅,針對不同體型、使用偏好設計。但我們還是會不斷地調整,吸收使用者的反饋,讓背包艇變得更完美。」雅祺補充。
兩人除了要研發出最適合在台灣使用的背包艇,周邊裝備也是關鍵。諸如救生衣、頭盔、划槳,都會需要與背包艇的使用做適當地搭配。小飛解釋:「比如說救生衣,玩背包艇所穿的救生衣與在平靜水域 (非激流環境) 穿的救生衣有很大差異。背包艇的救生衣需要更大的浮力,尤其是胸前的部位,浮力要更大。此外,因為要划槳,所以肩寬的容許度也要更大,讓手臂可以自由伸展。最好還要有口袋,可以放繩子、拋繩袋。另外,槳也不能太長,還需要大一點的槳葉,以用於激流泛舟。」
這些裝備雖然都有現成的,但是還需要經過不斷測試,才能找到最合適的選項。雅祺就曾有過見血的慘痛經驗,讓她更清楚知道玩背包艇真的需要合適的裝備才能確保安全:「曾經我們要從一個斜的瀑布往下滑,我戴的是溯溪用的岩盔,滑下去後,我聽到『咯』一聲,頭撞到膝蓋,眉毛那邊立刻噴血,後來縫了五針。這是因為岩盔沒有針對側邊進行緩衝設計,但激流用的頭盔有襯墊,不會因為帽沿撞到身體而受傷。」
從背包艇的設計到周邊裝備的選擇,成立一個品牌,甚至是推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這是小飛與雅祺認為應該要做的事。除了將背包艇設計得更適合在台灣使用,推廣背包艇,甚至建立一個屬於台灣的背包艇社群,是他們更大的願想。
我們一起玩背包艇吧!
小飛背包艇品牌創立至今,採取的行銷策略為:買船送體驗。只要跟他們買背包艇,就能跟著小飛與雅祺一起到溪流體驗背包艇,同時他們也會教導大家使用背包艇的注意事項與操作技巧。
之所以這樣做,除了提供給大家體驗的機會,更是希望藉此建立起社群,讓志同道合的人有機會聚在一起玩。小飛說:「剛開始玩獨木舟也好、背包艇也好,我就有發現台灣沒有這樣的社群,我覺得很可惜。如果能有一群人可以一起玩,才會更好玩,也更安全。而且我們也希望大家買了背包艇可以經常帶去下水玩,因此直到現在,我們都還是會盡可能撥出時間找大家一起出來玩。」
有些人買了背包艇,也上過體驗課後,甚至與小飛、雅祺成為朋友,會相約一起去泛舟,還成為「學長」的角色,幫忙帶體驗課程。
至於背包艇之後要如何在台灣推廣,小飛笑笑地說,他有更遠大的夢想:「我希望與政府合作,訂定出類似百岳那樣的『百川』,告訴大家有哪些地方可以玩背包艇、獨木舟、溯溪等等溪上活動。甚至,我還想鼓勵政府蓋一個訓練中心,只要跟划槳相關的運動,都可以在那邊訓練,同時還能舉辦比賽。」小飛講完,雅祺笑說:「這夢想真的很大吼?」
或許夢想很大,看起來遙不可及,但說不定哪天台灣真的出現那樣的設施,也推出相對應的政策,讓台灣溪上運動更加蓬勃發展。相信很多人都引頸期盼這樣的未來能早日到來。
照片提供:小飛背包艇
➥ 追蹤、購買或體驗小飛背包艇:https://www.instagram.com/twpackrafts/
關於背包艇的五個常見問答
1️⃣ 替背包艇充氣要花多少時間?
要視背包艇款式而定。平均來說,有電動幫浦可在 1 分鐘左右充飽氣 (小艇)。使用充氣袋的話,可在 5 分鐘左右替小艇充飽氣,10 分鐘左右替大艇充飽氣。
2️⃣ 背包艇有沒有使用年限?破了怎麼辦?
小飛背包艇採用的是 TPU 材質打造,不容易因太陽照射而損壞。萬一破損,可自行利用專用膠帶修補,或送回小飛背包艇維修。
3️⃣ 玩背包艇需不需要有泛舟經驗?
不需要,但建議從級數比較低的激流開始玩。也建議上課,學習探勘、渡溪、危險水域判斷、自救等專業技能。有了這些技能,才能更安心也更開心地泛舟。
4️⃣ 在台灣哪些季節適合玩背包艇?
冬天會比夏天適合。原因是夏天天氣不穩定,同時冬天因為水量穩定,還可以去挑戰豐水期難以抵達的水域。
5️⃣ 有沒有推薦哪些好玩的溪流?
小飛背包艇會重新製作一份地圖,裡面會涵蓋許多小飛曾去過的溪流,之後會採取跟「跟著小飛玩」地圖模式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