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離開台北市,很快地就被鬱鬱蔥蔥的山林包圍。距離台北市約半小時車程,我們要造訪位在市區東南邊坪林區的一戶人家,他們的家跟別人不太一樣,需要駛過鄉間小路,穿過層層樹林,方能抵達。
被一片私有林地環抱,外觀看似平凡的鐵皮屋,裡頭住著一家三口和一條狗。走進室內,溫潤的木香徐徐地飄進鼻腔,放眼所及,是一片開闊的居住空間。架高的木地板上,坐著男子、女子、與小小孩,他們是這個空間的擁有者,更是這個空間的創造者。
他們暱稱自家為「那個山屋」,而且是一棟修繕持續進行中的山屋。
與都市保持距離
山屋的男子,名為小明;女子名為思含。小明在多年前即住在水湳洞,身為自由接案佈展人的他,在水湳洞協助一位藝術家創作。後來,思含也來到了水湳洞,並與小明相遇。
「本來我是住在台北市,過著一般台北人的生活。但漸漸地,我對於都市生活感到疲乏,恰巧我的工作不用每天進公司,加上決定領養一條狗,便決定搬離都市,遷至市郊生活。」思含解釋。
離開都市的決定下得很快,約莫兩個月左右時間,思含就從台北市搬到金瓜石。因為共同朋友也住在附近,思含與小明相識,進而譜出戀曲。
「我希望住在比較沒有人的地方,畢竟我的外出工作地點不固定,是開車通勤,住遠一點沒差,加上我喜歡DIY可能會製造噪音,怕影響到別人,同時也怕被別人影響。」小明接著說。「直到與思含在一起,甚至有了小孩,我們才開始想,是不是要搬離水湳洞,尋覓一個空間使用上更適合育兒的所在。」
正當兩人已經習慣水湳洞的日常,一個寶貴的禮物,突然來到他們身邊。兩人有了「小小孩」,對於空間的需求,也有了變化。思含解釋:「我們在水湳洞的家位在山坡上,回家都得走上一段約四層樓的階梯,過去是採礦公司的員工宿舍,約莫15坪大的小木屋。這樣的空間對兩人來說或許還夠,但有了小孩後,加上小明很希望有一個能自己動手做東西的工作室,我們便開始找更合適的居所。」
兩人起初尋覓水湳洞至瑞芳一帶的物件,在租屋網上看了又看,更想辦法到處向在地人打聽,始終沒有看到合適的選項。結果不知不覺,兩年過去,有一日朋友傳來一個位於坪林的物件,有一間工作室要釋出,正尋覓有意接手的人,是間被一片私有林環繞的鐵皮屋。
思含笑說:「坦白說,我一開始聽到坪林,還想說那是哪裡?我完全不知道有坪林這個地方。但這個物件我們兩個看過後都很喜歡,而且屋主可以允許我們自己裝修,符合小明的期望,他一直很想要自己裝修自己的家。」
於是,兩人帶著小小孩和狗,從水湳洞搬到了被山環繞的坪林,住進了「那個山屋」。
對家的想像
現代人裝潢房子,大多會請設計師協助,畫出設計圖後,工班進駐、施工,最後完工驗收。這套流程,卻不適用於「那個山屋」。
「住在水湳洞時,我就有裝修自己房子的想法,有了水湳洞第一個家的 DIY 整修經驗,剛好坪林這個物件,房東允許我們自行修繕,加上物件本身也確實需要整理,剛好讓我可以 DIY。」
說起裝修,小明的頭上彷彿出現許多閃亮亮的點子,他接著說:「我希望打造一個一家人可以自在、共同使用的空間,我的想像也是朝這方向前進。」小明口中所謂的空間,是家,也是工作室,也是生活的地方。
不像一般的建案,會將全室分割成公共空間、起居空間、衛浴、廚房等等。那個山屋是一個全開放式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裡,有睡覺的床鋪,也有煮食用的廚房,還有一家子可以一起讀故事書、共同創造回憶的大客廳。
一年多前偌大空曠的屋子,現在兼具生活起居與工作的機能,應有盡有,而這一切,是慢慢成形的。
「搬進來前,我們先把門窗修好,把前租客做的木地板拆掉 (因為距離地面太近,容易潮濕導致蟲蝕),以及將廚房大致做出來。」這個過程大概花了三個月時間,全靠小明與思含兩人自己動手做。講到這,思含笑笑地說:「木工的部分都是小明做的啦!」
住進新家後,兩人再根據實際需求,一點一滴完善山屋,慢慢形成今日的模樣。事實是,直到現在,山屋仍在 WIP (work in progress),不斷地增加新的設施,讓生活更舒服。
堅持
對於山屋的修繕,你有什麼樣的堅持?
走進那個山屋,質樸的室內設計,烘托出山林野居的恬淡。而其背後,有小明的一股堅持。放眼全室,大量的木頭材質,不說不會知道,全都是「廢物再利用」的傑作。「我的堅持是,將既有材料轉換再利用,畢竟拆除原有裝潢回收的材料,如果不使用,一直堆著,佔據空間也是種浪費。」
「全部都是嗎?」我們驚訝地問。
「對,像是牆邊的層架,是以原本木地板的角料製成的。閣樓臥鋪的木質牆面以及新的木地板,也都是原有木地板拆下來後所變化而成。此外,有些是利用我之前展覽留下來的材料所做成。以木材來說,整間屋子目前為止我沒買任何新的木料。」
除了對材料選擇的堅持,對工法,小明也在施作中,慢慢形成一套自己的邏輯。
「原則上就是自己做,我必須要找很多資料,了解該怎麼做,才能讓使用者最舒適,以及延長使用的壽命。坪林這邊比較潮濕,為了避免木材因為受潮而損壞,我參考了日本的傳統工法:燒杉,先將木料燒過,可以防止蟲蛀,以及達到耐濕氣的效果。」語畢,我們的視線落在燻黑的木材上,知曉了其效用後,對於小明的堅持感到佩服。
小明說完,思含看了他一眼,笑說:「也有很多『不可以』的堅持。」
「像是我一直想要沙發,但是他衡量後,覺得在這麼潮濕的環境下放沙發,不僅容易壞,而且夏天炎熱,也坐不住。最後只好放棄沙發的念頭。還有水泥牆面,本來想要保留前租戶留下的暖色系土牆,但他個人偏好冷色調。」
思含剛說完,小明就急著解釋:「我是把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過濾掉!」
兩人笑著看向彼此,而我們的目光則落在思含所說的水泥質感牆面,不平整的牆面,蘊含了一家人的手做體驗。思含解釋:「我們畢竟是外行人,怎麼抹就是無法抹得跟專業師傅一樣好。但我們也沒打算達到那個境界,所以這面牆是我們一家人一起做的,小小孩也有參與喔!」
屋內的四面牆,是三人合力的成果,也乘載了一家人的共同回憶。
成為快樂的父母
望向小小孩,在開闊的山屋裡,自在地玩耍。思含笑說,自己很怕蟲,但小小孩早已司空見慣。「住在這的其中一個最大特色是,自家後院就看得到螢火蟲。我與小明第一次看到時,很驚喜,但小小孩好像沒有太大觸動,反而覺得那就是一般的日常風景。」
住在被樹林環抱的家,春天有螢光點綴,夏日有蟬聲五重奏,而一年四季都聽得到的蛙鳴,更已成為每晚入睡的背景音。
「我們家浴室甚至住了一隻蟾蜍喔!」小明突然說,「牠有時會不見,可能是去覓食,有時又會出現在浴室裡。我們就不管牠,跟牠一起生活,牠看起來也過得自在。」
在這樣的環境成長,是不是特別希望帶給孩子什麼樣的成長經驗呢?我們好奇問。
兩人深思了一會兒,思含先開口:「我自己很希望小孩的童年在鄉下度過。我大班前住在鄉下,由阿嬤照料。我永遠都記得,那時的自己很快樂,很喜歡這段童年回憶。所以我希望小小孩也可以在比較鄉間的地方成長,希望給他一個快樂的童年。」
語畢,小明接著說:「在我認知中,小孩畢竟無法參與大人的決定,所謂的挑選一個適合小孩成長的環境,某種程度上是父母的自我滿足。我與思含之所以搬到坪林,一部分原因當然像思含說的,希望小孩在鄉下成長,但更大的原因是我們希望能達成自我滿足。我相信當我們變成快樂的人,就能成為快樂的父母,也能帶給孩子快樂。」
在坪林的山屋裡,孩子會慢慢長大,生活也會慢慢變化,甚至山屋的形狀也會慢慢蛻變。
傍山而居的一家人,在親手打造的山屋裡,將會好好地生活,接受大地的滋養,擁抱生命的變化。
照片提供:那個山屋/攝影:Photocallone、陳藝堂、佩瑄
➥ 追蹤那個山屋:www.instagram.com/theplacext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