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台北市短短一小時車程,宜蘭縣轄最北端的一座小鎮,這裡是宜蘭最早開發的城鎮—頭城,在頭城,十分鐘車程之內,你能往山林裡前行或是往海岸邊走去。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以及歷史的寶地,有所實驗教育機構—人文國中小,這裡的學生在大自然中成長與學習,教職員則以各自的專長與熱忱,陪伴著孩子們生活和探索天賦。而我們的今日行程,是來此拜訪一位實驗教育先鋒—李英彥老師。
初識李英彥
與李英彥漫步在校園裡,身為教育工作者的他,滿懷對教育的熱忱同樣感染著我們情緒,向我們介紹環境,並談起他小時候:「有天半夜爸爸騎著機車載我上山探險,我們被媽媽罵慘,但對當時的我來說,那段記憶是甜蜜的。」
他侃侃而談童年那段和父親上山的回憶,以及父親帶著他自製竹筏、溪釣、抓蟬等兒時時光,笑著說:「其實那晚實際做了什麼我都忘了,只記得快樂。」長大成人之後的日子,於往後的生活裡回望記憶,才發現兒時的點點滴滴都是沃土,又或者是生生不息的循環。
身體記憶與內建基因重新連結
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求學過程,一直到小學實習的時期,李英彥與我們分享,那時候在實習的過程中,他發現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似乎是單程票。老師在台上說、學生坐在台下專心聽講,沒有實際、接地的交流,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他來說,像是把學生送進名為教育的工廠,接著完成一個成品,再一一出廠,那不是李英彥想要的教育。
因緣際會之下,李英彥來到了人文國中小學,在某次看見一位老師與孩子好好坐下來,討論孩子剛剛創作的繪畫,向孩子分享從繪畫中獲得怎樣的感觸,孩子同樣也分享這裡為何塗了這個顏色;短短的十幾分鐘的談話畫面,至今深烙在他的腦海,同時也像通上了電流,當下他仍不確定是什麼,但憑著一股心中的衝動,摩擦產出火花,點燃了他的教育之魂。
「這是我要的。」這個畫面促使他開始投入實驗教育的課程設計。
也因為這股衝動和參與,讓他回望了過去,兒時戶外的日常只是暫時休眠:「這些記憶曾經被暫放在心底深處,是來到頭城和人文國中小後,才想起原來我以前那麼戶外!」
看見溪就溯、抓毛蟹、釣不到魚就去海邊浮潛的日子,而是什麼讓李英彥把這樣的曾經暫放在一旁?也許是當時的教育體制,抑或社會的期待,但對現在的他來說,這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身體記憶與天生內建的戶外基因,重新連結。
沃土耕耘、生生不息
在人文國中小服務將近十六個年頭,是何種原因,讓他全心全意的投入在此?「無上限。」是李英彥給我們的答案,簡短的三個字,像是遊戲或動漫角色的大絕招台詞,一股帥勁讓我們著實的感動。
而無上限是指,在一般教育體系下,也許會因為三至四年的時間,就熟捻了一個學校和課程的模式,可能因此倦怠,或就這樣維持了同件事十年甚至二十年;然而教育是永無止盡、無法停歇;框架除了束縛學生,同時也可能綁架老師,而李英彥選擇了取向不同的教育,跳脫框架,走出不一樣的道路。
人文國中小的實驗教育課程,擺脫大人的需求和意志,跳出國文、社會與數學等傳統課綱,將重心放在「人」。
李英彥分享說,這裡的戶外教育課程沒有標準答案,在教職員的帶領下,人文國中小選擇讓學生探索自我天賦,激發出多元、展現各種可能性,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在這裡能夠喜歡自己,覺得自己能夠付出,同時擁抱著自然與彼此。
而若說人文國中小的這一套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真的沒有標準答案嗎?其實不然,這裡唯一的標準就是「小孩怎麼教最好」不斷地碰撞、思考,設計出一連串的課程,把握能夠出門的天氣,以最直接和單純的方式,讓孩子們浸淫在這渾然天成的世界;而李英彥確實帶來了自己的沃土,並耕耘在此,讓戶外教育的精神生生不息。
山林河海是教室,萬物是媒介
「大自然是美好的。」從自然或地理課本、百科全書,我們一直不斷接收著這樣的訊息,然而對於孩子來說,這簡單的幾個字,若無法親自體會,單純只以老師或課本作為載體,終究會遇到瓶頸;我們能給予的有限,還好自然擁有至高無上的寬容,一絲一毫、萬千世界都是媒介,都能展現教育的本質。
「就像漂流木一樣,將其高溫鍛燒、碳化、打磨,可以製成花器,又是新生。」李英彥說,必須讓孩子們親自地去嘗試、觸摸、思考,放大他們的五感,去感悟這美好的世界,才知道因為感動和喜歡,所以會選擇去珍惜;接著去學習如何珍惜和守護,以此串接、善用整個資源和學習到的知識,孩子們從頭城的山林河海出發,再和整個台灣,甚至世界連結。
成為「人」的道路上,戶外從不缺席
而重點從未離題,孩子仍是第一順位,在人文國中小學習的孩子們,幸運地在戶外成長,在成為大人之前,先學習成為「人」。
「有次學期末的最後一節玩水課,突然下起了暴雨,但澆不熄孩子的熱情。」李英彥接著說:「此時你會跟孩子們說,下暴雨不能出去?還是帶著他們繼續課程?」他選擇了後者,繼續帶領孩子們探索,站在安全的地方,和孩子們討論,判斷何處是河流、哪裡可以安全玩耍,接著反問孩子們會害怕嗎?為什麼會?你看到和感受到了什麼?
看完湍急河流,最後一行人前往海邊,讓孩子們看見海水被土石染黃,面對自然環境,孩子與老師展開了將近 80 分鐘的討論。
「我沒有特別從戶外的角度去教育孩子,而是這些課程經驗中讓他們成熟懂事,但戶外太真實了,那次的課程給他們真實的體驗,不是下雨天不能出去,而是要判斷『能』或『不能』、『安全』或『危險』,藉由戶外讓孩子學會本來就該瞭解的事情。」孩子們藉此學會認知以及判斷,並體驗過真實的一刻,成為人的道路上,戶外從不缺席。
實驗教育及戶外教育的強大後盾
實踐人文國中小的教學模式以及戶外教育的理念路上,並非一路平坦,除了金錢資源的問題,如何和家長溝通,讓孩子到戶外探索的教學模式是必要的,也是必經之路。李英彥提到並非所有的家長都可以瞭解,但選擇讓孩子在這裡成長、學習的家長們,都是已經有心理準備的。
「所以我們除了豐富的環境資源外,還有家長們的支持、教職員的努力,因此我們在從事戶外教育的路上,比一般的教育體系想要踏足這一塊,要來得順暢。」
克服了金錢、有了家長的支持,接下來就是老師們互助合作的時刻,環環相扣;而克服了這些障礙,但面對「先禁國家」,因為所謂的安全和風險,設立許多規定,也成為培養孩子健全的戶外教育阻礙,李英彥和教職員們,也曾為此一起站出來挺身對抗,成為戶外教育的後盾。
「其實戶外運動的成效,難於和現在主流價值觀連結,不像鋼琴、籃球等興趣和才藝,有很多受眾可以被展現,或是參加比賽把它實體化,但沒辦法,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啊。」這是他的心之所向,唯有帶領孩子走出水泥叢林,親近自然以及他們本應就該理解的一切,才能完整體現實驗教育的意義。
不問成果,只看見當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無法短時間看到開花結果,是什麼理由,讓他在這裡深耕?他笑著回答,我們從來不去想看到成果,而是看見當下的需要。
原來這一切從來都不需要特別證明,每個孩子從戶外課程中得到的體驗、深淺都不同,也和大人們預想的不一樣。把目光放在孩子身上,他們願意去嘗試、表達更成熟,甚至只是快樂,如此單純的情緒表現,那就足矣。
「我相信這樣的教育方向是對的,我想這樣做,這就是我主要的動力。」這裡從來沒有要你做第一名,而是讓你全心全意地專注和相信自己,李英彥和我們分享,畢業生回訪母校,眼神仍充滿炙熱,且並未懷疑自己,而是知道自己能夠克服困難,昂首闊步地往前;李英彥帶來的沃土還不到百年,在人文國中小已成就了善的循環,不只深耕,更已深根。這裡從不靜候佳音,而是全然的邀請你進入當下,學習做「人」,專注在自身每一刻;而實驗教育和戶外教育沒有失敗,只有新發現。
照片提供:李英彥
責任編輯:H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