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繪製的清明上河圖,清楚描繪了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與自然風光。鏡頭轉到台灣,也有一幅上河圖,仔細繪製了台灣百岳、中級山、小百岳、日治與光復初期等地圖。
台灣這幅上河圖,隱身在汐止一處社區內,於 1999 年 9 月 19 日創立,從未搬過家,陪伴了戶外人 24 個年頭。
由地圖夢想家連鋒宗總編一手創辦的上河文化,畫下了最完整的台灣地貌,也劃下了一個時代的見證。
從做一幅地圖要花 4 年說起
現今拿起手機,打開電腦,就可以立刻知道自己所在地,以及要去的目的地該怎麼走,甚至還有不同交通工具的規劃路徑與時間,好不方便。
然而時空拉回到 1990 年代,那是個人電腦還不十分普及的時候,想要去某個陌生的地方,得買一份地圖,仔細地規劃路線,才有辦法成功抵達。
連鋒宗在那樣的年代,於一間名為戶外生活圖書的公司,待了 11 年又 15 天。這是他的第二份工作,主要負責旅遊線編輯事務。除了調查旅遊景點、行程,他也要編撰旅遊地圖。「我們當時是六人編制團隊,負責做一本旅遊地圖手冊。不僅需要旅遊編輯到各地實地考察、了解相對位置,地圖還是用手一筆一劃刻出來的。」講到這,連總編向我們展示了他被筆壓得稍微變形的手指。
「那時光是做一本旅遊地圖就要花四年。」
這是多麼令人不可置信的數字。而且四年間交通、地景難免有變化,所以地圖一推出的時候,往往就會有一些小地方跟實際景觀有所出入。但對當時的人們來說,這都不成問題,也都能理解。因為光是有一份可以指引方向的地圖,就已經得來不易。
1999 年,家用電腦開始慢慢普及,數位化的歷程也開始展開,連鋒宗有感於用手畫地圖實在太慢,有意利用數值地形模型 (DTM) 搭配 GIS 軟體產出等高線圖,提高繪製地圖的速度。加上他從大學就對登山抱有強烈興趣,希望能全心全意朝山域地圖發展。
於是在幾名友人聯合出資幫助下,連鋒宗決定離職自行創業。他花了四個月籌備,1999 年 9 月 19 日,上河文化正式落腳於汐止。「過了兩天就發生九二一大地震,我們公司停電,大家都在社區中庭辦公。」連鋒宗回憶道。
半數位製圖時代來臨
1994 年,由美國發射的 GPS 衛星全面布建完畢,分成民用與軍用兩種。但美國政府擔心軍情遭竊取,因此加入選擇性誤差,使定位精準度僅有 100 公尺左右。直到 2000 年,克林頓總統才取消此政策。
在這個時空背景下,剛好是上河文化創立的時刻。所以 2000 年開始,連鋒宗就大量利用數位工具輔助繪製地圖。
「2000 年我們就推出了兩本攝影集《我的山岳-阮榮助攝影集》、《綠色長城-湖泊紀事》,與《台灣高山全覽圖》第一版,共 22 幅。」
被問到之所以有辦法這麼快就推出 22 幅台灣高山全覽圖,連鋒宗坦言科技幫了很大的忙。「坦白說,當時的 DTM 數據還是比較粗糙,但我們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所以也只能盡量就我們過往爬山經驗,微調有出入的地方。」
《台灣高山全覽圖》不僅是地圖,同時還提供了登山行程。連鋒宗解釋:「我從大學爬山就會寫日記,而且我自認過目不忘,同時也參考了許多大學登山社、台灣四大登山協會的資料,所以可以針對不同登山路線提供建議,也順帶幫大家規劃行程、抓時間、標出水源地等等。」時至今日,「上河時間」儼然成為登山客計算步程的代名詞。
《台灣高山全覽圖》除了是上河文化出版的第一套作品,更是全台灣第一部以高山為主題的最完整地圖集。2000 年 3 月,《台灣高山全覽圖》綁《我的山岳-阮榮助攝影集》攝影集一起賣,首刷 3,500 套,僅一年不到就通通賣完。
剛創業當老闆的連鋒宗,為了服務顧客,甚至還會親自送書到府,像是地方法院登山隊、師大向他訂書,他二話不說直接扛著幾十套的書送到訂購人手上。「因為有些人是急著要,我也想說親手送過去還能跟對方搏感情,說不定之後就會多訂幾本,哈哈哈哈。」
自豪的作品
儘管到了後期,數位工具發達,照理說可以幫連鋒宗省下不少時間。但他解釋,畫地圖真的不簡單。「大致上來說,畫地圖有五個步驟,首先是清繪基本圖,可以參照內政部、航空測量所的地圖畫一個大致。接著要到實地去調查,這部分我會聘請很多當時中原大學的學弟們,在各地幫我收集資料。資料收集到後,我們就要把相關資料放進地圖內,像是公共設施、宮廟、加油站等等。最後進行編輯,還要校對無誤才可送印。」
話說到這,連鋒宗自豪地攤開《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展示了精美的地圖繪製成果。「這是 2001 年出版的,光是精修 DTM 的資料就花一年多時間。不過成果非常好,尤其這本地圖創下了許多個台灣第一的紀錄。」
接著連鋒宗開始一一展示《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中的奧妙:「你看這個暈渲效果,可以讓使用者看到山的輪廓,顯得更有立體感。我們是全台第一個做暈渲加分層設色的公司。另外你看書的邊邊,是不是有經緯度座標?這也是我們第一個採用的。還有,經緯度座標底下有一些數字編碼,這其實是電力座標,也是我們首先運用於地圖中。這要特別感謝一個住在台灣的美國人積丹尼,他看到電線杆上面的數字很好奇代表意義,於是查出來是台電使用的電力座標。」
讓連鋒宗自豪的不僅如此,他接著拿出《日治時期五萬分之一臺灣地形圖新解》,對照《光復初期五萬分之一臺灣地形圖》與《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你有沒有發現了?」
仔細一看,同樣編號的地圖頁,呈現的是不同年代的地貌與繪圖方法。
「日治時期的古地圖是我東奔西跑好不容易找來的,雖然還是有部分缺漏,但大致上都還算齊全。而且我更自豪的是,我編的地圖,美國在臺協會都會買,然後寄回去美國國會圖書館作為館藏。」連鋒宗語畢,彷彿能看見火花自他瞳孔迸發出來,足見他對地圖的熱愛。
成也數位,敗也數位
2008 年開始,眼見數位化浪潮一波波襲來,iPhone 推出了第二代 iPhone 3G;2007 年 Google 地圖推出台灣區的地圖,漸漸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
連鋒宗開始大量運用 Google 地圖的街景功能輔助繪製地圖,同時他還特別租下另外一間辦公室,聘請了十幾個員工,進行數位研發,力圖將上河文化的地圖變成數位版,甚至成為數位圖資,以付費授權的方式開放給其他企業或是民眾使用。「那時我們最多有 20 幾個員工,可以說是上河最興盛的時期。我自己則是看準數位化趨勢,砸了數千萬。我相信,上河的精美地圖,放到網路上,大家一樣會買單。」
可結果並非如連鋒宗所想的。花了六年時間,數位化成果不如預期,連鋒宗認清了市場需求,將研發部解散,繼續專心做紙本地圖。「大家有免費的 Google 地圖可以用,誰會想要花錢買上河的地圖?對大眾來說,可以如何從 A 點抵達 B 點才是重點,過程的總總都不重要。」
連鋒宗語帶無奈,但他並沒有放棄上河文化這間公司。甚至在心底暗自期待,會不會哪天,大家反而又重新喜歡上紙本地圖了?
我醉欲眠卿可去
連鋒宗在上河文化的官網上寫下這麼一席話。
2020 年,上河文化推出《高山百岳地形圖》共 20 冊,連鋒宗心底有感,這或許會是上河文化的封關之作。「那時媒體採訪我,我就是這麼說的,我說《高山百岳地形圖》會是上河文化的最後一個作品。原因是我知道時代不同了,我年歲已高,我的腦子動得不如年輕人快,已沒有那麼多創新想法可以再帶領上河文化往更高層次邁進。」
當時,他甚至召集員工,對員工表明他的想法:「我跟他們說,你們應該不希望大哥 (大家都這麼叫我) 我去借貸維持公司運作吧?如果你們想要走,我絕對祝福大家,並按照勞基法提撥資遣費給大家。」
結果沒有一個員工因此離職。甚至當中還有幾名從上河創業就待到現在的資深員工 (同時也是股東)。
身邊朋友得知連鋒宗要將上河收掉,也紛紛表示不捨:「這樣以後我們就沒有新版的登山地圖了。」「聽到這樣的話,還有同仁都願意留下來,我當然是很感動,但我也不希望上河就這樣沒了。所以我還是希望有人可以傳承上河的精神,繼續作地圖。因為我相信,有些事總是要有人做。」
從事台灣山域製圖工作 24 載,連鋒宗笑笑地說他已經準備好斷捨離,準備迎接另一種新的工作型態。我好奇問道,是什麼?他拿出筆記本,上頭是滿滿的文字,「這是我觀察遊隼的日記。我已經看遊隼看了七年了,或許將來我會出遊準的書也說不定喔。」連鋒宗笑笑地翻著日記,一邊說道。
經營一間公司 24 年,有如登一座山。雖然有些人可能認為沒能走到山頂很可惜,但對連鋒宗而言,這過程足以讓他細細品味好久,好久。
照片/艾格攝影、上河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