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喜歡,所以單純想要去做,就這麼簡單。」
那日在 IG 上,滑著滑著,看見 IG 推薦的一則貼文,是兩個長得一樣的女孩,在太平洋屋脊步道(Pacific Crest Trail,簡稱 PCT)碑柱上的合影。她們腳下是滾滾黃沙,一旁還有高聳的美墨城牆,兩人笑得好不開心。
疫情籠罩了我們兩年多,那些原本計畫好的行旅,或許都隨著病毒的入侵,而暫時擱置。或許化為存放在電腦裡的某個資料夾,還是擺在抽屜裡深處的一本筆記本。幸好我們漸漸看到曙光,各國邊境開放,防疫管控措施也寬鬆許多,人們再也不必隔著一層過濾病毒的布料,呼吸大自然的味道。也是在這個時候,步道上,又迎來了旅人,那些自稱 Hiker 的人們,一步一步地走回大地母親的肩上,暢飲來自高山或地下水脈的泉源。
來自台灣雙胞胎女孩 Lili 與 Vivi,就是那些 Hiker 的一員。她們選擇走上 PCT,想親眼看看,照片、影片裡那些如夢似幻的景象。
出發前的念想
或許是被《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小說暈染了想法,在 PCT 上,見到那些隻身一人上路的徒步健行者,總會好奇他們是不是都背負了什麼樣的過去,而選擇來這裡拋下自己。如同知名登山部落客山女孩 Kit,她就曾說過:「所以我爬山,劃開自己的傷口,看看是什麼讓自己受傷、難過。」(延伸閱讀:走上山,回到心,窺探山女孩 KIT 寫給徒步者的情書)
對於 Lili 與 Vivi 而言,走上 PCT 卻像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開頭的那句話:「因為喜歡,所以單純想要去做,就這麼簡單。」就是她們回應眾多人詢問他們為何走上 PCT 的最真切回答。
兩姊妹從小到大,都生活在一起。小時候讀同樣的學校,甚至考大學時兩人分數差不到一分,也上了同樣的大學。就連出了社會,兩人從事的工作,都十分雷同,負責行銷、產品相關的事務。而興趣,她們也有同樣的喜好。「還記得我們一起去紐西蘭旅行,當時安排了到東格里羅國家公園(Tongario National Park)健行,我們發現很多人都會去走一條叫作 Tongariro Alpine Crossing 的健行路線,那是一日的行程,可以看到知名的魔戒拍攝場景。我們很好奇,就租了登山鞋,踏上步道。雖然那次我還因為登山鞋不合腳而磨破皮,但風景太美了,讓我們都深深著迷。」Lili 說。
兩人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震撼,回到台灣後,開始跟著朋友去登山,從登山小白,一步步成為可以兩人自己安排規畫行程、長程縱走的登山能手。甚至就連出國旅行,兩人也會將登山健行行程規劃進去,像是日本、印尼、不丹等地的知名健行路線。
也是在接觸戶外運動的過程中,她們認識了世界上著名的長距離健行路線,PCT 就是其中一個。Vivi 說明:「我們都很喜歡走路,也喜歡享受健行的過程,包含紮營、與自然互動等時刻,而 PCT 給了我們長時間與自然相處的機會,能花上幾個月的時間浸淫在自然裡生活,這本身就是它的意義了。」
▲雪山雪訓
▲能高主山
那些無微不至的準備
Lili 與 Vivi 計畫以 John Muir Trail(簡稱 JMT)為主要行走路線,因為兩人對於高山湖泊有著喜好的偏執,特別喜歡高山湖泊的景觀。剛好 JMT 與 PCT 有路線重疊,所以她們選擇從 PCT 的南邊美墨邊境起點開始走起,一路向北而行。
面對數個月的健行,又是身在異國,我問她們:「會擔憂嗎?或是緊張?」
兩人異口同聲回答:「不會欸!」
Lili 接著說:「我們知道什麼是可能的風險,而且我們有一些旅行經驗、長程縱走經驗,所以對於 PCT 健行並沒有過分擔心或是緊張。不過我們倒是滿怕剛開始那一段的沙漠,因為我們都很怕熱。」她說完,Vivi 也跟著笑了。「對,我們真的很怕熱,所以真要說擔心,可能就是沙漠那一段,很怕我們會熱到崩潰。雖然事實上也是瀕臨崩潰啦!」
為了將風險降到最低,兩人出發前做了許多功課,當被問到有甚麼準備訣竅時,兩人都說:「參考外國資料。」她們在行前大量閱讀 PCT 官網(連結)、臉書相關社團的大量文章,還有其他 hiker 的即時分享,以及 YouTube 影片。「以沙漠來說,水源的水況充不充足、穩不穩定,很重要;高山的話,就要看雪況如何。這些都要靠其他熱心的 hiker 分享,我們才有辦法取得最即時的資訊。」Vivi 補充。
不過網路資訊雜七雜八,兩人也是有稍微過濾過,再消化。Lili 接著說:「有些網友分享的資訊真的很實用,像是水流較湍急的地方,要從哪邊渡河比較安全;或是水源地的確切位置、水況;以及那些路段因為森林大火而關閉,這些資訊都幫了我們很多忙。」
走 PCT,一天平均要走 20-35 公里,有一定的體能要求。而且步道多在杳無人煙的所在,要如何確保自己安全無虞地走完步道,是必須要花心思做功課的。「手機離線地圖一定要下載(推薦 FarOut),接著可以盡可能減輕自己的裝備重量,我們不會說一定要追求超輕量化,但可以在安全的狀況下,減輕重量。像是我們行動電源、頭燈都換成輕量的版本,帳篷也是選擇輕量化設計的款式。我們行李平均約 12 公斤左右,對我們而言是相對舒適的重量。」
除了裝備重要,還有一個也相當重要的觀念:留守人。兩人在台灣安排了留守人,並隨身配戴 Garmin InReach,留守人可以隨時觀看兩人的足跡,同時她們也會定時定點回報。
她們甚至還在出發前,上了野外進階急救(WAFA)訓練課程,本來就有初階野外急救(WFA)資格的她們,對於要把自己丟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異地,對於意外有更高的危機意識。「其實也不能說是專門為了 PCT 而去上這個課,但我們確實認為,在野外,我們必須要對自己的安全負責,萬一發生什麼事,至少我們可以自行緊急處裡。」
沒有人希望意外發生,但當意外發生時,自己是否可以應對?Lili 與 Vivi 真的在 PCT 碰上了意外,導致身體受傷。
▲參加野外進階急救(WAFA)訓練課程
難忘小插曲
從聖哈辛托山下山時,在橘黃夕陽照射下,那美景讓 Lili 與 Vivi 十分眷戀,想要多待一會。然而夕陽西下,意味著腳程得快些,此時 Vivi 不小心踩到一塊表面有細沙的石頭而滑倒一屁股坐下。
本以為只是一般的滑倒,所以僅是簡單固定加壓後,繼續走了兩天的路。最後到了平地,她在一個高架橋下,將綁腿、襪子脫掉,才發現腳踝早已腫脹不堪。幸好接著就到城鎮休息,可以進行後續處理。
而 Lili 也在聖哈辛托山下山時,受了傷。走在岩壁旁,突然一條響尾蛇在距離不到一公尺的石塊縫隙中,發出警戒聲,嚇得 Lili 急忙後退。就在這時,她的小腿撞到了尖銳的岩石,劃下了一道傷口。
兩人負著傷,一起坐在高架橋下被人丟棄的老舊皮沙發旁,簡單包紮傷口,接著再進城鎮仔細照料,期望身體可以平安無事。
「當時也是慶幸學過怎麼包紮,所以就算我們一個扭到腳踝,一個擦傷,都有辦法緊急處理,不讓傷勢惡化。我們認為這是 hiker 要有的能力,承擔風險、為自己的安全負責。」
▲在高架橋下簡單包紮傷口
▲步道上遇見其他健行者,或一起走一小段路,或一起談天,替步道生活添加了不同風景。
走完 PCT 後的自己
回想這趟旅程,走過的路、遇過的人、看過的景,一切都留在腦袋裡最重要的位置。想起來,真的有講都講不完的故事,「像是我們在沙漠段時被熱到快崩潰,只要有矮木欉,就會去躲在下面躲太陽;以及在公路上搭便車時,遇到善心人士掉頭回來載我們,後來發現他竟然是一個有幾十萬人追蹤的音樂人;還有在步道上遇到的那些步道天使(Trail Angel),其中一個因為自己的小孩曾走過 PCT,被步道天使幫助過,所以現在回來幫助別人,拿著水、飲料發送給健行者們。」她們滔滔不絕地講述那些來不及講完的故事。
回到台灣,最熟悉的地方,我問她們會不會感覺到一絲陌生或是不適應?
「不會欸,對我們而言,就是從一個生活,跳轉到另外一種生活。有人留言問我們,在步道上那麼辛苦,搭營、吃簡單的食物,怎受得了?我們卻從未覺得這件事情辛苦,因為那是一種生活。相反地,當我們每天長程徒步後,按揉著痠麻的雙腿,卻能看見滿天星星,把帳篷大門打開,在千億顆星星的陪伴下睡覺,不覺得這很幸福嗎!還有到了城鎮,喝到好想喝的柳橙汁、冰涼的可樂的時候,那也是好幸福啊!」Lilil 與 Vivi 笑笑地說著。
▲步道天使提供免費食物、飲料給健行者
▲在億萬顆星星照耀下,深沉入睡,好幸福。
▲在步道上,俯仰即是最美風景。
原來,旁人看起來的辛苦,對她們而言,總能從中找到幸福。或許,這就是踏上步道後,最珍貴的感受。
走完 PCT,人生或許會有些不同,但也沒什麼不同。她們放下現有生活,走上 PCT;回到台灣,還是得重新回到正軌,替現在的生活奮鬥,同時,也是替下一個步道生活做準備。
看看 Lili 與 Vivi 的 IG:ʟɪʟɪ & ᴠɪᴠɪ(@twinslilivivi)
圖/Lili、Vi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