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登山行程,最重要的裝備不外乎就是登山鞋,在戶外交通及通訊相較平時都極為不方便,因此好好地保護自己雙腳是首要任務。不論是郊山、中級山或是百岳,不同的地形都有相應適合的鞋,而台灣的氣候環境又以多變為特色,時常會遇到雨天的濕滑,因此要對付諸如此類的環境,通常會需要準備幾雙不同的登山鞋。
而對於大部分的登山者,一雙有辦法背重裝完成三四天登山行程,也可以對付中級山濕滑或不規則岩石的登山鞋,是很令人嚮往的。
我會開始登山大多是因為攝影的關係,因為可以將平時難見到的景色留下,也開始愛上和朋友一起用影片將記憶拼湊起來。但一開始對裝備的選擇也都是堪用即可,目的只是把一趟行程走完,對於外型、設計可以說是沒有概念,越爬越多座山後開始遇到雨天、狂風、冰雪等等更極端的狀況,總是要遇到狀況時才明白少了什麼。
▲南湖東峰
▲南湖群峰-陶塞峰
通常為了帶上器材,我們的背包都會多個4~8公斤重,所以即便是一、兩天的行程也會將包包塞的滿滿的,走過雪山和南湖後發現支撐力不足的入門登山鞋會讓我消耗更多體力,沒辦法盡興的捕捉風景。
於是換上了 Mammut Ducan 也是我的前一雙登山鞋,穿著它走過許多大山,不乏三、四天的縱走,它對我來說非常適合,相對於背包中總是很難輕量化的裝備,在鞋子的輕量化設計讓行走的負擔間輕了許多,而 Mammut Mercury IV 又比 Ducan 再輕量化了,是我穿過最輕的中筒登山鞋,外型非常好看之外,支撐性十足的鞋底讓雙腳在長時間的登山行程中很是舒服。
Mammut Mercury IV 登山鞋 特色重點
- terracare皮革 – 德國製造
- 聚酰胺(PA)織帶繫帶
- 3D memo foam記憶泡綿鞋墊和內襯
- Vibram®Frog技術:與Vibram合作設計的鞋底胎面六角鉚釘確保在任何地形上都能獲得出色的抓地力
- 淨重:500g(Uk 8.5)
戶外實測 PART 1:南湖大山
近期穿著 Mecury IV 實際到南湖大山及劍龍稜實測,兩個地點的實際感受都會在本篇分享給大家。
這次挑戰南湖大山,總共走了四天三夜,背著28公斤的背包,總爬升2100公尺,沿路會經過各式各樣的林相及地形,例如:林道、冷杉林、泥濘地、裸岩、碎石坡,對於行走技巧、裝備及體能都會是一大考驗,尤其是在夏季爬山絕對躲不掉的雷陣雨,也是在長天數行走的一大難題。我們在第一天因為比較晚起登的關係在抵達雲稜山屋前淋了大約兩小時的雷雨,濕滑、悶熱的感受在第一天是體會的淋漓盡致。
▲Vibram 黃金大底
這是我第三次爬南湖,三次都是穿不同的鞋子,第一次穿他牌,第二次是 Mammut Ducan ,這次是 Mammut Mercury,感覺起來 Mammut 的鞋真的讓我走起來舒服很多,尤其是因為舊路線崩塌後開的新路線在雨天後滿是泥濘,又濕又滑的在下山時真的會感嘆幸好自己有雙抓地力夠的鞋子。
▲跟朋友的其他品牌的登山鞋有個很大的不同,同樣都是中筒登山鞋,Mercury IV 只需要繞過一個鉤環就可以綁鞋帶,而他牌的都要繞過兩個,天冷時手指不靈活時真的差了非常多,穿脫也都沒有造成不便過,覺得是個非常意外的好設計。
在南湖北峰下圈谷時的碎石坡和上南湖東峰的碎石坡,大概是這整趟路程最困難的地形了,下坡時常會以半蹲踩半滑行的方式前進,這樣子感覺挺傷鞋子的,但 Mercury 的皮革設計讓我腳完全沒有不適的感覺,甚至鞋體本身也沒有被碎石刮傷的痕跡,看來會是非常耐用的一雙好夥伴。
最後一天的行程是接近20公里的下坡,根據之前的經驗,已經有心理準備腳尖會被頂到很不舒服了,特別把鞋帶到最緊以減少腳尖頂到鞋頭的比例,雖然最後腳底還是略有不適,但我把它歸類在我的腳還不夠強壯,但已經比之前幾次的經驗都還要舒服很多了!
▲下山經過一大段泥濘之後的成果,鞋子本身的顏色並不會像其他顏色因為泥土乾掉後變得不搭調,也沒有濕掉的跡象。
原本擔心鞋體的重量相較其他大部分登山鞋輕了很多,會犧牲掉穩定性及保護力,但在四天的南湖大山下來讓我打消了這個疑慮,它完全可以勝任長天數的行走,反而還能因為少掉的一點重量,省下了非常多的體力,我非常的喜歡這次的體驗。
戶外實測 PART 2:劍龍稜
劍龍稜由南子吝步道啟登,由於裸露的岩石稜線酷似劍龍的背而得名。春季和秋季的天氣和氣溫相對適合攀登,大多數的山友會選擇A進B出,通過劍龍稜、鋸齒稜後由茶壺山下山。
劍龍稜又有北部郊山之王的稱號,相信接觸已經接過觸登山的朋友都聽說過或是走過這座山的名號。由於有著險峻的岩壁和曝曬無遮蔽而酷熱的天氣,使得完成它必須要有足夠的體能和登山技巧,儘管海拔只有600公尺左右,但從南子吝步道一路到555峰的中間,既要涉水過溪,也要攀繩上拍約莫70度的岩壁,難度並不低。
▲劍龍稜和鋸齒陵連接形成的尖銳山稜線。
▲把握拍下每個日出的時刻
▲在南子吝山頂眺望東北角海岸線,日出的光線將山稜線刻畫的非常唯美
這次我和兩個朋友一起,其中一位穿的是 Mammut Nova IV,和我腳下的 Mammut Mercury IV分別為不同配色的女款和男款,不得不說真的都好好看阿!
▲Terracare 皮革的耐磨特性和配色很適合出現在各種環境中
因為前幾天這邊都還是有下雷陣雨,前半段的土都還是泥濘的狀態,被陽側的岩壁也都是潮濕的,因為鞋子的防水材質,讓我們在行走間能非常安心的專注在眼前的地形,不用擔心鞋子進水而導致接下來的行程腳底會有悶熱造成的不舒服。
▲不少石塊上累積了許多青苔,在行走時還是要特別小心
▲透氣、防水的 Gore-tex Extended Comfort 薄膜,在多變氣候中提供全方位保護,並經過bluesign認證,可保護我們的環境。
過完半屏溪之後就要開始手腳並用的攀爬非常陡的岩壁,石縫間的踩點看準,將身體的重心調整好,一步一步往上還是可以安全地通過。
在接下來的稜線上大多是裸露的岩壁,一般都是沿著側邊較為扎實的泥土路段繞過不好攀爬的岩石,但較有經驗的登山者也很喜歡爬上岩壁,自由地走出自己的路線,相對有趣許多。我這次也嘗試了很多不在原路線的攀爬,雖然我並沒學過攀岩之類的技能,但經驗和裝備帶給我的信心足以讓我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原本沒想過的走法。
劍龍稜最著名的「龍背」,也是開始攀爬稜線的開始,通過龍背後緊接著的是鋸齒稜,也是非常壯闊的崎嶇岩石地形。
▲遠眺一望無際的海景與山景的搭配,是九份黃金十稜的一大特色。
一般都會擔心鞋子的鞋況會隨著一次又一次的登山而快速消耗,整趟路程在行走間不斷的與岩石摩擦、撞擊,但回來看竟然沒有磨損痕跡,這也讓我對把它穿到各種環境又更有信心了。
這是我第一穿上 Mammut Mercury IV,前緣較寬的設計並不會對腳造成壓迫感,我不敢說不用訓鞋畢竟我不是這方面專業的,但我完全沒有穿新鞋時造成的不合腳及不適感。
總結 Mammut Mercury IV
在拿到 Mammut Mercury IV 這雙鞋的當下我心中馬上產生了一個想法:「這是雙可以讓我去哪裡都穿的鞋子」。除了超厚的青苔面石頭和潮濕的光滑石面及樹根,其餘的路段都被鞋底緊緊的抓牢著,那種安心感走著走著就習慣了,回來後想想之前好像沒有這麼習慣這種感覺,鞋子內的內襯及鞋墊也都非常地剛好,是那種略為扎實卻又不會太硬的回饋,有種讓腳還是能呼吸的感覺。
這兩趟行程中還是和朋友邊走邊拍攝,我覺得這是我最喜歡的登山方式。若說帶給生命最有價值的事物即是記憶,往後的日子總是被特別的記憶給建構起來,用相片和影片記錄著這些片刻,總是讓我在持續流逝著的時間中感受到我真開心的存在過。
圖、文 / Jonas 莊樸生
企劃 / Hung
▸MAMMUT Taiwan IG
▸MAMMUT Taiwan FaceBbook
▸MAMMUT Taiwan 官方網站
▸MAMMUT Taiwan 實體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