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專頁寫著「不玩則已,一玩最狂。」,他是瘋人長工露營誌的 Joe。五年前在太太娘家面交第一頂帳篷與露營裝備大全套,經歷衝擊力極強的首露震撼教育後,至今累積約兩百露的實戰經驗,入手上百頂世界名帳、收藏近千件露營裝備,以眼見為實、實事求是的研究精神鑽研品牌,歷經許多次買錯最貴,繳學費學經驗的歷程,迅速累積豐富裝備戰力值。
▲工事中的”長工”。帳篷 / Tentipi:Safir 7 light。(2018/6 北海道旭川社公園)
這次特別邀請到Joe,分享他的裝備演化史,也藉由他許多第一手的實物把玩經驗,不藏私的在戶外露營裝備選購上提供大家個人見解。正在考慮入手帳篷的你,務必要往下閱讀本篇滿滿過來人乾貨!
讓太太嫌棄到「首露就暴怒」的新手炸雷裝備
▲Joe育有一女一兒,從嬰兒時期就被帶著一起露營,現在也深受爸爸影響,還會吵著要爸爸趕快帶他們去露營。(2022/1 達那露營區)
入坑那年,小孩正好滿六個月大,正當農曆年期間,才過初二就已經關不住 Joe的戶外魂,一心只想奔向大自然的擁抱,走往人煙稀少的山林野地,在沒做太多功課下,衝動的找了老婆娘家附近能提領現貨的網路賣家,直接面交了一整套大至帳篷、小至泡水茶壺的滿漢全席組。「這整套買下來大概三萬,來自各種雜牌」本來滿心期待送給家人的戶外驚喜,換來老婆理智線斷線的白眼憤怒,「這時,我重新一一檢視自己與家人的戶外需求,開始探索露營裝備學裡,來自原創、設計者的各種隱形學問和設計巧思。」
在首露出師不利後,Joe 知道長年總習慣民宿、飯店的老婆小孩大人,只可能還會再給一次機會,因此這回他謹慎地選擇了有露營界 LV 之稱的 Snow Peak 日系品牌。一路從671開始,怪獸帳、白武士、020、001、FAL4、及各樣天幕與裝備,也有幸跟隨同好前往Snow Peak日本總部參加官方舉辦的VIP黑卡露營活動,體驗日系風格的露營哲學。
▲2017/9在日本Snow Peak HQ,與Snow Peak: SD-507IV白武士看日出。
也因為 Snow Peak 的怪獸帳,Joe 深深迷上玩帳篷這件事,甚至有時候愛玩帳篷勝過玩露營。過去一直從事金融PM職務的Joe,笑稱自己是職業病使然,只要自己有興趣的東西,他可以花上好幾天不眠不休深入鑽研產品的每一個細節。
也因為把帳篷當玩具,入坑初期,多變化又具挑戰性的帳型是他的一時之選。「每次搭怪獸帳我都覺得好像在玩新帳篷,我願意花上1-2個小時,嘗試它不同結構性的搭法,和研究它可能的搭配組合。」他說當時常在IG 上與日本其他熱血玩家們,一起挑戰看誰先想到各種帳篷的全新搭法或與小帳組合的全新創意,這成為他當時的生活樂趣和動力。光怪獸帳,Joe就擁有三頂,每次有新款,心就難免有想把它們帶回家的衝動。
▲樂在其中的長工精神。帳篷 / Snow Peak:60週年怪獸帳 Land Station TP-825 + Nordisk: Faxe4。(2018/9 天時農莊)
▲發揮想像力的混搭樂趣。帳篷 / ZANE ARTS: GIGI1 + Locus Gear: 訂製內帳。(2019/5 大雪山喜樂之地)
三大帳型基本介紹與其優缺點分析
在選購帳篷上,每個家庭有合適自己的選購法則和關鍵重點。以 Joe 來說,他的選購重點和選擇關鍵在於那是否是可以一個人獨立完成的帳篷。「最初小朋友還小,太太需要看護小孩。因此我們家露營時,所有帳篷與裝備只有我一個人搭設,因此,我擁有的每頂帳篷共通點就是要可以一人獨力完成的帳篷,會是我的首要之選。」久而久之,那也成了 Joe 家的露營日常。「至今,我只有一頂帳篷,需要有人一起幫忙完成。」
Joe為我們將帳篷依照大致方向,分為三類帳型進行分析,並分享各種帳篷的優缺點。
單峰帳/印地安帳/山型帳
▲參加焚火團露。帳篷 / Tentipi: Safir 7 light。(2020/2 落雨松草坪)
這類帳篷是最古老、最具指標的基本帳篷設計之一。幾千年流傳下來的世界足跡、原始角落,無論是北美、歐洲或其他地區,都能看見當地原住民搭設出類似帳篷樣貌,以基本的單立桿形式、透過單一布料圍繞出圓錐形結構作為主體,提供較大的地上基地空間,快速搭設,同時也透過與地面的營釘大面積的創造無比倫比的抓地力和穩定性,對抗大雪與強風,同時,頂部的單峰造型也提供良好的水線和通風對流系統。
單峰帳篷,一直以來是 Joe 情有獨鐘的帳型。只需要以一根桿子撐起的主支撐點,在無論氣候變天、狂風大雨、疲累夜衝或出國露營取輕量化裝備選擇時,單峰帳都可以在極短的搭設時間內,提供自己與家人一個安全穩定、多人數睡臥也舒適的休息空間。曾經有次在怪風竄流、狂風襲擊的營區,許多帳篷急需緊急救援,唯獨自己的單鋒帳仍屹立不搖,相當可靠,而在Joe還留藏的各種帳篷品項中,就以單峰帳為數最多。
另外,單峰帳還衍生出更多變化的形式,如雙峰帳,山屋帳等。
- 優點:擾流外型、抗風阻,搭設容易、縮短搭帳的時間。
- 缺點:犧牲內部垂直空間,站立時高度空間較小。
▲帳篷 / tent Mark Designs: Circus TC + Snow Peak: TP-530IR。(2019/1 山裡面的嵐卡)
▲帳篷 / Zpacks: Duplex,超輕量的雙峰登山帳,只有0.5Kg。(2020/02 戈巴倫)
▲輕量化雙峰的變化使用。帳篷 / Nemo: HEXALITE 6P + Snow Peak: FAL4。(2021/5 琉璃秋境)
隧道帳/別墅帳
▲帳篷 / Hilleberg x Helinox 10週年聯名帳: Keron 4 GT。(2020/8 戈巴倫)
這類型帳篷主要是以空間需求而建置,較適合於秋冬或高海拔氣溫較低的環境使用。
隧道帳的結構,是將營柱穿越半球狀帳體,形成2-3-4-5…環型設計,打造多廳室的帳內空間供彈性使用,可做為一廳+一房或更多房、公廳帳等,適合聚會或親子家庭使用。別墅帳多為一房一廳或以上的設計型態呈現,結構相對比隧道帳複雜,也較難一人完成搭設。
一般歐美系的品牌會比較多隧道帳,原因是方便好撘,都有一個制式的搭法,把繩子拉好、風向取對,基本上都沒有問題,搭設時間也相較別墅帳快,如要選擇一房一廳的帳篷,Joe個人比較愛用隧道帳。由於方便好撘的特性,隧道帳結構也用於歐美國家健行登山活動,主要以輕量化面料,較小的尺寸呈現。
- 優點:耐寒,適用於秋冬季節或寒冷氣候環境,空間大,適合家庭或多人聚會使用。
- 缺點:夏天會較悶熱,體積大,收納空間大,重量較重,搭拆帳在三類型中最費時費力。
▲方便的隧道帳。帳篷 / Nordisk: Reisa 6(2017/11 趣露營)
▲多變化性的隧道帳,搭配與使用的方式也比較多。帳篷 / Minimal Works: V-house L +Travel check: Raum min 2.0。(2022/3 華中橋露營場)
▲輕量化的隧道帳篷搭配天幕也很方便。帳篷 / Hilleberg: Keron 4 GT Scout。(2020/4 杉美營地)
自立帳/客廳帳
▲自立帳的好處是可上棧板、進雨棚或隧道帳內,防曬面料搭配天幕使用,Joe認為是夏天最方便涼快的組合。帳篷 / Travel check: Raum min 2.0。(2022/3 華中橋露營場)
這類型帳篷依尺寸大小,用途各有不同,通常小尺寸多為寢室帳,較大尺寸可為客廳帳、會議室,甚至辦公室、護理站、宴會廳等。排除特殊功能大帳篷不談,一般台灣環境常見的自立帳篷為寢室帳,因應台灣露營地與山區地理環境,多為容納至少四人空間帳篷或一至三人尺寸的輕量材質帳篷。這類型的寢室帳有很好的靈活性,沒下釘也能站立,便於移動調整位子,適合台灣山區的狹小腹地及台灣各類型營位使用。
除了上述的寢室帳類型外,還有較大型的露營客廳帳,可與寢室帳搭配一房一廳,或作為公廳使用。客廳帳的結構,相對比其他類型帳篷結構複雜,在風雨較大的環境下,會更需建置抗風繩來輔助,確保安全。
另外,一些緯度較高的國家,因為環境氣候更為極端,會因應環境與地域的需求,開發出更具抗風性、可承重暴雪、力學結構堅固兼具搭設速度快的帳型設計,此類帳篷多為擾流的球型帳或單峰帳,可用於南北極科研考察、與極高海拔的雪山使用,風格呈現上也愈趨多元。
- 優點:方便移動,機動性高,適合台灣各類型營地。
- 缺點:營柱數相較多,搭設較單峰帳麻煩。
▲輕量化的帳篷也是Joe單飛時出場率最高的帳篷形式。帳篷 / Locus Gear: DCF-eVent Dome。(2020/11 杉彩)
▲應付多變氣候,除了隧道帳外,極地球型帳篷也是很棒的選擇。具備煙囪孔的四季帳帳篷,抗風保暖功能是它的特點。帳篷 / Nortent: Gamme 6。(2020/8 崇德瑩農場)
▲近年來,球型帳篷成為露營界新潮流,由原本功能性需求轉變為美觀好看的搭配需求。(2021/12 老官道)
選帳篷,從瞭解自己開始
▲這是Joe平常露營喜歡的型態。帳篷 / Locus Gear: Khafra Sil 特訂黑。(2021/10 85甜柿)
Joe也跟我們分享他自己的心法,「我對有興趣的帳篷與裝備都會買回來看一看,跟別人借帳篷跟花錢買來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且在不同的環境情況下相處,才能真瞭解這個帳篷特性,是否真的適合你。」Joe會依照每次露營的需求不同而選擇帳篷,例如想要玩帳篷時,就帶特定或變化多的帳篷,單飛時習慣用輕量方便的帳篷,帶全家露營的時候便會選擇稍大且能快速搭好的家庭用途帳篷。
了解各帳篷的優缺點後,以台灣的地形及環境特性來說,又可以從哪些面向著手呢?選擇所有帳篷的前提,一定都要安全至上,帳篷等於是你的家,一定要牢固。其他考量點Joe認為可以先確認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①需求與用途
/ 使用成員 /
帳篷的大小取決於用途與使用成員,所以第一步要先理清帳篷的使用人數,有的人是全家大小,有的是情侶/頂客族,有的是三五好友,進而決定需要的空間大小和活動規劃。
/ 季節 /
再來是比較常露營的季節會是什麼時候,若是夏天,就會建議選擇自立帳放在天幕底下的形式搭配,帳篷材質以透氣、冬暖夏涼的TC棉為首選;冬天則是以可以禦寒的隧道帳作為考量。
/ 偏好場域 /
最後,可以考量自己偏好的露營場地是什麼類型?台灣常見的營地大多為棧板、雨棚、水泥地、樹林、草地及碎石地為主。
樹林地可能搭帳的空間限制比較多,因此也回到前面的尺寸大小問題,但因環境較陰涼,所以帳篷的顏色及面料選擇就較有彈性,面料較透光或較保暖的材質帳篷也可調選搭設。
草地的最大優點是相對地軟舒適,但環境較空曠無遮蔽,就可選擇抗風與防曬功能好一點的帳篷。
碎石地的優點是下雨地面比較乾淨,不過在下釘的時候就會要多下點功夫,床墊的選擇就要厚實一些,或使用行軍床。Joe因為喜歡焚火,所以偏愛樹林的石頭地營地,氣氛好也不會擔心燒壞地面。
▲樹林營地及台灣東部沿海露營區是Joe最喜歡的露營場地。
②使用習慣
這是Joe選擇帳篷最重視的考量點,現在資訊爆炸,看到哪個帳篷好就會跟風購買,但不見得適合自己。Joe笑說很多人跟另一半一起搭帳篷,帳篷還沒搭好就已經吵到不可開交,為了避免這個狀況,他都自己一個人搭帳篷和拆組裝備,老婆負責顧小孩就好。因此Joe都會選擇能一個人在15分鐘左右就能搭設完成的帳篷,比較符合他的使用習慣。
另外也可以從成員的睡眠習慣考量,像是最近很流行的行軍床,就可以省略內帳;有的人需要睡床墊,就會建議要有內帳或是寢室空間,有的帳篷沒有附內帳,需要額外購買,這也是購買前需要確認清楚。
同時,也要考量行車安全性:裝備擺置於後車廂的高度,應該以不遮擋行車視線為主。不少人把後車廂堆到完全無法看到後方車輛狀況,如裝備放置於後座的空間,也會影響到後座乘客的舒適度,因此收納後的體積也會是Joe考慮的細節之一。
▲帳篷 / Hilleberg: Niak。(2020/4 山居歲月樹林區)
③預算
講到這裡,Joe自己也不禁說這樣看下來好像很難一個帳篷滿足百分之百的需求,真的拿不定主意時,最後就會從預算著手。若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先評估自己露營的頻率及會露營的季節或氣候,舉例來說,如果自己夏季太熱休露,只有冬天露營,那就購買適合秋冬氣候的帳篷。
再者,可以選擇多功能的帳篷,可以當客廳使用,也有內帳可運用,或選擇通風良好變化多的隧道帳篷,可以冬天使用,但氣溫偏高的環境下,可以做一些變換增加內外空氣流通。能一物多用的功能型帳篷,也是很好的選擇。
▲帳篷 / 自由之魂: Yoto Plus。(2019/12 印象尖石)
整體而言,若是要針對帳篷品牌來挑選,Joe建議還是會以大品牌的為主,第一個是品質通常較好,也會有相當的後續服務。二來是未來真的要轉手也比較容易,價格穩定。
▲拆除內帳,單飛換上行軍床使用,在帳內站立換衣服剛剛好。帳篷 / Nortent: Gamme 6。(2022/1 顏氏牧場)
▲夠用就好的裝備。帳篷 / Nortent: Gamme 6。(2022/1 顏氏牧場)
亞洲露營裝備趨勢
▲SLINGFIN 是Joe個人最喜歡的帳篷品牌,雖然他不能一人完成搭設,但是因品牌設計理念讓Joe相當推崇,即便違背他挑選帳篷的原則,但仍認為價值更為重要。帳篷 / SLINGFIN: LFD。(2021/10 水與樹)
投入露營的人不僅越來越多,具有質感風格的人更是因為社群的興盛一一浮出檯面,Joe也觀察到過去帳篷的類型,每階段有不同流行,現在的帳篷增添了許多潮流元素,類型也不再只是三五種就能歸納完全,像是前幾年流行隧道帳,近年的球型帳、公廳型的帳篷能見度也變得很高。
▲”七龍珠”合體,難得幾頂稀有圓型帳篷能齊聚一堂。(2021/10 水與樹)
更精準地說,裝備趨勢是朝向配件及精品發展,這幾年開始盛行所謂的車庫品牌,或是大家也會手工打造屬於自己的裝備,日本、韓國、香港就有很多專門製作露營週邊配件的品牌,鍋碗瓢盆、燈飾等配件越來越多。除此之外,戶外用品也漸漸走向聯名、精品化,「潮流或是精品固然吸睛,但是還是以實用為基礎,以不要影響收納及增加使用麻煩,不要為了虛華而帶了沒用的東西,簡單而到位,真正的精品應是如此。」Joe強調。
▲近年來,亞洲各國的車庫品牌崛起,玩家有更多的選擇。(2021/11 森渼原)
疫情這兩年還可以很明顯感受到indoor及outdoor的連結,特別是在日本及韓國,所謂的Home Camping概念就很盛行,以 Snow Peak為例,也為此推出LIFE系列、韓國的 Minimal Works (極簡主張) 則著重在開發讓用戶無論在居家日常中或戶外生活都可共用的商品系列,增添多功性價值,市場也反饋了極高接受度和喜好度。
內外兼具的露營美學
▲戶外焚火也是Joe很喜愛的露營活動。(2021/10 水與樹)
也有一派的人會為了拍照,所有珍稀收藏全部帶上山,最後發現實際用到的只有三分之一,「我從亂七八糟什麼都買,到中間會深入研究,後來就會想要開始有風格一點,一開始會由簡入繁,但最後又會變成由繁入簡,現在的裝備就是去蕪存菁。」Joe理出他的裝備演化脈絡,不推崇為了拍照而製造更多麻煩的露營方式。
但Joe強調,他尊重任何型態的露營方式,也喜歡欣賞,每個人能樂在其中就很好。
▲2019/11 泰安驛站
在各大露營活動擁有豐富佈置現場示範帳經驗的Joe,我們也向Joe請益擺設出不僅是照片拍得好看,現場也一樣賞心悅目的佈置訣竅。Joe謙虛地說自己攝影技巧並沒有很好,但是他能從別人的照片中想像到現場實際的畫面,要從簡單的裝備擺起來很厲害反而更不容易。以空間來說,一定要讓整體保有3D感,可以是垂直不同的高度、利用物品的前後擺法,創造畫面的立體感。最後,一張照片的靈魂,人物一定是最重要的,老婆看著孩子充滿愛的眼神、拿著鍋鏟在料理的動作,都會讓整體照片看起來很有溫度。
一起進入瘋人世界
▲Slingfin的帳篷都是不同的創新布料。帳篷 / Slingfin: Oneup。(2021/10 水與樹)
經過這次與Joe的暢談,相信可以看到他對露營的瘋狂程度(也終於知道為何叫長工),週週露、平日單飛露是Joe的生活常態,累積擁有全球逾百頂帳篷,一頂帳篷出場五次就算多,大家最害怕的濕帳撤收,即便是下雨也澆不熄Joe對露營的狂熱。
Joe曾於平日晚上帶著全家到一個離家30分鐘距離的營地,隔天送小孩去學校再回營地,把手邊的工作處理後,剛好再去接小孩下課再次回到營地,對Joe而言,露營不僅是讓他調劑身心靈的活動,更是一種建立親子關係的一種方式。
▲遛小孩的露營日常。帳篷 / GoodTent: 小怪。(2018/10 露境東岳)
走出戶外是一個認識自己的途徑,擁有好的工具能夠讓你在戶外的生活充滿更多樂趣,希望大家能一步一步的瞭解自己,入手一個最適合你的帳篷!
照片提供 / 瘋人長工露營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