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日本人相中台灣豐富且珍貴的林業資源,大刀闊斧發展林業。為了便利林業砍伐、運材,日人在台興建了許多鐵路,當中又以阿里山林業鐵路最為出名。時至今日,阿里山鐵路儘管已退下林業開發重責大任,仍持續乘載著觀光客上山,欣賞阿里山之美。
但說到林業鐵路,除了阿里山之外,台灣還有許多地方也有林業鐵路的蹤跡,只是不全然具有同樣任務。引用交通科學技術博物館館長蘇昭旭老師的著作《阿里山森林鐵路與台灣林業鐵路傳奇》所提及:「台灣所有的森林鐵路建置,都統一是 762mm 軌距,所以基本上火車可以通用,但是技術上卻有差異。只有阿里山森林鐵路,是以「登山鐵道」的方式去集材運送,運輸量大為其優點,但是鐵道的建置成本高昂。而其他所有的森林鐵道體系,則是以「集材索道」的方式去運送木材。後者在運送的效率上要快很多,這也是後來太平山的木材產量,可以超越阿里山的原因。」
從蘇昭旭老師的研究可知道,台灣多數森林鐵道都是集材索道,而且至今日多已被荒草覆蓋,不再使用。但,這些枕木遺留在山上,倒也成了後人追尋先人足跡的麵包屑,越來越多人隨著舊鐵道往山上走,緬懷過去也感受當年林業興盛的風華歲月。以下將介紹五條知名的森林鐵路給大家,從容易抵達到需要探勘的路線都有,請評估自身能力後再行前往。
▲大家最熟悉的阿里山森林鐵路,也是因為林業開發而發展出來的鐵路系統。圖片/林務局阿里山林業及文資處。
加里山林業鐵道
中北部熱門登山景點加里山,你可知曾經也是林業興盛之地?走過風美溪,在筆直的杉木林下,可見殘存的林鐵索道、大型器械。蜿蜒的鐵道,順著山徑一路往上,在約 1600 – 1700 公尺海拔的山中,時而出現,時而被泥土掩埋,靜靜地陪伴旅人走進加里山。
加里山鄰近南庄,南庄在日治時期時是知名的樟腦出口地點,大量樟腦寮分散在南庄鄰近山間,而除了樟腦,木材是南庄另一大出口物。加里山坐擁豐富的杉木林資源,日人沿著風美溪,在加里山與哈勘尼山間設置林場,建設運材索道,以台車的方式將大批砍伐好的木材運出加里山。
隨著日人撤離台灣,加里山運材索道也隨之荒廢,遺留下來的鐵軌,成了加里山最人工卻也最有歷史感的風景。
八仙山森林鐵路
在阿里山與太平山林場開發後,日本人將目光轉移至八仙山山區,並於 1915 年正式開發八仙山林場,隔年設置八仙山出張所。「日本時期總督府殖產局指令阿里山作業所先行調查測量,當時計畫伐區,林相優美,產高級紅檜、扁柏、肖楠等針葉樹一級木,二級木有鐵杉、冷杉、松類甚多,闊葉樹則有烏心石、樟樹、楠木等,分佈在較低地區,材質優良。」轉自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網站說明。
「原本八仙山本線之山地鐵路配合大甲溪河水運材,1917 年八仙山林場使用森林鐵道運材,運材索道橫過合歡山支脈最高峰白姑大山南腰,利用運材索道與山地鐵道銜接,山地段鐵道用火車運材,行駛於八仙山、新社、東勢、及石岡之間。」蘇昭旭老師在《阿里山森林鐵路與台灣林業鐵路傳奇》有這麼一段話記載。
八仙山的林業一直延續到日本撤出台灣、國民政府接手後,仍不斷持續經營。直到 1959 年八七水災造成當地嚴重破壞,林務局決定結束八仙山的伐木工作,八仙山也從林場逐漸轉型成為森林遊樂區。現今的八仙山,是山友口中谷關七雄之首,有機會的話務必到八仙山走走,現場還設有八仙山林場作業流程指示牌,幫助遊客了解八仙山的林場歷史。
▲八仙山林場開發歷史。圖片轉載自台灣山林悠遊網。
哈崙森林鐵道
在花蓮木瓜山區的哈崙森林鐵路,是台灣少見的多層次森林鐵道系統。蘇昭旭老師在《阿里山森林鐵路與台灣林業鐵路傳奇》一書中這麼說到:「山區多層次的鐵道,利用加藤製三噸、七噸的小型內燃機車,來牽引運材貨車,再透過索道運輸降低海拔高度,依序將來自木瓜山林場、哈崙山地的林木,送到池南工作站。最後再經由 6 公里長的平地鐵路,連接到台東線的池南驛 (平和站)。」
整個哈崙森林鐵路共有七條鐵道、五條索道,於 1930 年由日本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進行開墾。台灣省政府接管台灣後,繼續日本的開墾作業,1965 年,哈崙山林場的規模來到最為鼎盛時期,共有五條索道,全長 4707.12 公尺,軌道全長 49.51 公里。
1977年 後,臺灣省政府實施「台灣林業經營改革方案」,不再以林業為主要發展,改以環境保育、戶外遊憩教育為軸,因此哈崙工作站也跟著結束營運,1989 年哈崙工作站正式裁撤,當地的鐵道、索道廢棄至今、無人管理。
如果有興趣到木瓜山區尋找哈崙工作站的鐵道,務必做好萬全準備,且留意鐵道狀況,部分高架鐵道多有毀損,請小心通行。
嵐山山地鐵道
日治時期台灣東部有三大林場,分別是前述提到的木瓜山林場 (哈崙森林鐵道)、林田山林場 (林田山鐵道)、以及本則將介紹的太魯閣林場 (嵐山山地鐵道)。
1943 年 (昭 18) 南邦林業株式會社取得太魯閣大山經營許可,於隔年開始動工。「國民政府接管台灣後此處改組為「太魯閣林場」,並修建三段索道,平地軌道以及太昌儲木場等設施,更重啟計畫修築鐵道朝太魯閣大山前進。1960 年正式改制為木瓜林區嵐山工作站,伐木作業直至 1989 年止,同年嵐山工作站正式裁撤。」取自王育誠所著《木瓜林區太魯閣林場嵐山工作站地景再現》。
嵐山工作站位於海拔高度約 1970 公尺處,距離花蓮車站約 14 公里。嵐山山地鐵道可說是東部最完善的森林鐵道系統,伐木面積高達 77,000 公頃,當中的 2 號索道還曾是全球最長的林業用索道。
哈崙林業鐵路廢棄後,鯉魚潭湖畔旁原哈崙林業鐵路平地伐木集材地池南工作站被改建為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其餘鐵路遭到廢棄,散落在山區中。現在,你可徒步踏上找尋嵐山工作站,但路途遙遠、號十多天,且路跡不清楚,請確實做好準備再出發。
▲嵐山鐵道廢棄火車頭。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新一號工寮附近的索道。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大元山林業鐵道
「這是一條從歷史抹滅的鐵道。」
日治時期南邦林業公司負責接管經營大元山區的林業,同一時期,宜蘭還有一個太平山林場,兩者位階相同,無分高低,皆是重要的林業重地。台灣光復後,由台灣省林產管理局接收太平山林場轄下舊太平山分場和新太平山分場,以及大元山分場。1960 年林務局改制,羅東山林管理所與太平山林場合併成為蘭陽林區管理處,底下有三處辦公事務所:大元山工作站、加羅山工作站(舊太平山)、太平山工作站(新太平山)。
1974 年大元山林場遭到裁撤,員工全數移至和平工作站。到了 1979 年,大元山林場甚至遭到除名,這是台灣林業史上唯一遭到除名的林場。究竟大元山林場背後有什麼問題,以致政府希望抹滅這個地區?上述文字內容取材自藝術家陳東元的調查《大元山林場簡史》,有興趣的話不妨前往詳細閱讀。
現今要前往大元山林場多數會從古魯林道進入,再從翠峰湖出,耗時約四日,沿路多螞蝗、毒蛇,務必小心。
首圖/林務局阿里山林業及文資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