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橫公路上有三座知名百岳:庫哈諾辛山、塔關山及關山嶺山,合稱南橫三山 (南橫三星)。自從南橫公路開通,想攀爬這三座百岳,可從南橫公路上的登山口進入,不僅交通變得方便,南橫三星難度也跟著降低許多,甚至可以當日往返。
2009 年 8 月 8 日中度颱風莫拉克自花蓮登陸,緩慢的移動速度,加上挾帶的豐沛雨量,替全台灣帶來龐大雨勢。尤其在高雄山區,短短三天內降下 2,500 毫米的雨量,等同於全年的雨量都集中在三天內下完。如此強降雨,讓莫拉克颱風成為台灣史上造成傷亡最嚴重的颱風,也造成無數人身家財產損失,連帶的,南橫公路也禁不起雨水沖刷,被大量土石毀損。
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甲仙工務段段長陳正偉描述:「從梅山口到天池,大關山以西的崩塌面積達 100 公頃;關山埡口以東到雲海橋崩塌面積甚至高達 250 公頃,相當於 375 個足球場。」
南橫公路中斷後,修了 12 年,在去年十二月終於有條件開放梅山口到天池路段,同時也將有機會於今年四月有條件地開放天池至向陽路段。然而,南橫公路這一斷就是 12 年,這 12 年間,南橫公路面臨何等困難的修復挑戰?以及如何降低對環境衝擊逐步開放通車?背後的血淚史,請跟著我們看下去。
▲台 20 線 142k+400
▲台 20 線 80k+739 寶來二橋
▲大關山隧道 141k+999
強降雨是南橫公路中斷主因?
短時間的瞬間強降雨,不要說在山區,在平地都會引起大災難。在莫拉克風災過後,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甲仙段利用空拍機以及人力觀測公路毀損狀況,空拍機鏡頭所拍下的盡是滿目瘡痍,大量泥沙自荖濃溪上游傾瀉而下,根據推估,至少淤積 40 公尺以上,相當於 10 幾層樓高。
南橫公路位處地質脆弱的山區,在 921 大地震過後,當地邊坡地表已經可以觀測到多處明顯的裂隙,加上強降雨,土石縫隙被雨水填滿,造成鬆動,而大面積坍方。陳段長解釋:「你可以把山體想像成洋蔥,當雨水灌進洋蔥縫隙裡,一片片的洋蔥就會剝落,這就是當時南橫公路山區的景象,大片邊坡直接傾瀉而下,連帶毀損道路、橋梁、路基。」
除此之外,陳段長分析,南橫公路早期工法也是承受不起莫拉克颱風的一個原因。「早期興建南橫公路的時候,氣候相對現在穩定,較少如莫拉克颱風那樣的強降雨。加上經費、技術限制,許多路段都盡可能取最短距離。在這樣的背景下,又碰上極端氣候,公路自然是承受不住大自然的反撲。」
▲莫拉克風災前後對比:風災後河床抬升 45 公尺,原本的勤和明隧道已被土石掩埋。
▲101 年 610 水災前後:勤和復興中期道路經莫拉克風災後好不容易搶修完畢,又遭 610 水災沖毀,邊坡甚至已露出岩盤。
修路非一蹴即就
遭受毀滅式衝擊的南橫公路,當時即評估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才能修復完畢,但 12 年,這時間確實超出預期。「我們從未放棄南橫公路,但是修復公路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樣,路斷了就可以立刻修復,當中需要一定的過程。此外,近幾年的極端氣候,也導致許多瞬間強降雨的發生,例如 2012 年的 610 水災、2017 年 6 月 2 日大豪雨、2021 年 8 月 7 日瞬間強降雨,這些都是修復工程面臨的一大挑戰。」
陳段長所說的過程,指的是四個時期:
- 發生期:災害發生當下
- 穩定期:災害發生後地質趨於穩定狀態
- 恢復期:當地環境開始復原
- 安定期:環境已恢復至災害發生前模樣
在不同時期,面對公路修築有不同的考量。陳段長解釋:「在發生期的時候,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讓損害降到最低,並搶通當地居民出入道路。梅山口以上十公里左右區域沒有人居住,但是有不少布農族的農地在此處。因此穩定期時,我們做的就是先搶通這些攸關人民生計的道路,如果又發生損壞,我們也會立即修復。2017 年後,我們透過衛星影像觀測當地,發現崩塌量體已經減少,落石狀況也越來越少、越來越輕微。我們於是開始提升道路安全,例如找出容易致災的邊坡進行補強工程,像是梅山口到天池段中的梅山明隧道上邊坡,崩塌面積達 16 個足球場之大,在 2017 年到 2019 年間,我們做了七處明隧道,讓車輛得以無害通過。」
▲118K 明隧道
在南橫公路損毀之後,公路總局即將台 20 線 105K 到 45 K 處訂定為臨時便道,簡稱「臨 105 線」,以長期規劃來看,希望逐步讓臨 105 線恢復到一般省道功能,重歸台 20 線的行列。然而修路也是一門看天吃飯的行業,能否在預定時間內修復完畢,除了良好掌控工程進度之外,天氣是最大變因。就以 2021 年 8 月 7 日的連日強降雨來看,該次連續強降雨導致玉穗溪暴漲,上游大量土石瞬間沖下,下游的明霸克露橋無法承受短時間強大的沖刷量能,一瞬間應聲斷裂,周邊銜接道路也被大量土石淹沒,使得台 20 線復興以上之部落交通中斷。
「我們常常被問南橫公路何時可以修好,說真的,我們也希望可以早點修好,但是這並非完全是我們可以掌控的。我認為,比起修好,更重要的是用路人、在地居民的安全,這是我們永遠放在第一序位的考量。」陳段長補充。
▲明霸克露橋在 2021 年 8 月 8 日水災前後對照圖:從圖中可以看到,在玉穗溪(左上)出口處,堆積出 202 萬方土石流沖積扇,該處莫拉克風災河床淤高 30 公尺,此次再淤高約近 20 公尺。水災過後,明霸克露橋已不見蹤影。
長久之計
南橫公路通車在即,大家都很關心的是:「會不會哪天再遇到一個莫拉克颱風,南橫公路又再次斷裂?」對於這個問題,陳段長語重心長的表示:「人類在大自然面前,勢必得低下頭的。」
在修復南橫公路這幾年間,陳段長曾多次與林務局及其他單位會勘討論,商討如何讓南橫公路避免再次受到天然災害衝擊,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發現,南橫公路崩塌的地方,有些確實是在公路旁,但還有很多是在未經開墾的地方。我們雖然在修築道路、進行邊坡補強時會盡可能降低對自然的衝擊,但是當大自然反撲,我們卻難以預料會在什麼樣的地方發生。」
隨著極端氣候越加頻繁,未來勢必會再發生集中強降雨的情況,雖然人類無法控制天氣,但陳段長表示他們已經盡了一切努力,讓南橫公路更加「耐用」。「舉例來說,從前南橫公路的橋梁選在距離最短的地方建造,但該處可能容易遭到洪水侵襲而損壞。因此我們這次採用大跨度橋梁設計,把橋梁位置拉到較下游處,提升橋梁抵禦洪水的能力。此外,我們也會盡可能避開容易崩塌區域,將道路截彎取直,例如武雄橋就是最好例子,預計明年四月可完工。」
▲邊坡補強作業
最完美路線不重要,最適合的路線才必要
南橫公路的修築也將永續精神融入其中,陳段長表示,除非逼不得已,不然會盡量避免以噴漿、噴凝土方式補強邊坡,多改以明隧道的方式降低對環境衝擊。同時,修築團隊也盡力維護當地原始樣貌,「我們在勘察武雄橋的興建位置時,找了很久,終於找到一個最完美的路線,但同時我們也發現,在那條路線上有一棵數百年樹齡的紅檜神木。為了保護神木不被工程影響,我們變更了設計,以路就樹,維護珍貴的自然林木資源。」陳段長接著說:「雖然原先的路線很完美,但,是最適合當地的路線嗎?我們不這麼認為。」
為了讓南橫公路與當地環境取得平衡,工程團隊大量利用現地材料進行道路修復、美化,例如以傳統布農族的砌石工法為靈感,利用崩落的石材堆砌圍牆;向原住民學習,以竹子、茅草作為主要材料,搭建休憩亭;與玉管處、林務局合作,採集現地原生植物、種植,美化環境也加強水土保持。種種作為,都是為了讓南橫公路重獲新生之時,也能對大自然、當地原民報以敬重之心,使南橫公路不僅成為一條綠色公路,同時也是一條富有人文氣息的山路。
▲利用在地石板,搭配原民工法,重新砌起南橫風景。
▲百年紅檜
南橫公路梅山口到天池段於 2020 年 1 月 13 日有條件通車,吸引了許多民眾爭相前往,除了到知名的中之關古道走走,更多人為的是一睹蛻變後的南橫公路。然而,路通了,人多了,動物卻少了。大量遊客到訪對環境造成衝擊,公路總局提前訂定因應措施,避免優美的南橫公路遭到人為破壞。「在梅山口到天池段剛開通的時候,平日一天可以多達一千輛車,假日更可達到近兩千輛車。我們深知南橫公路需要大家同心協力維護它,同時為了用路人安全,所以採取有條件式的開放,每天早上八點到下午一點開放進入,下午三點所有車輛必須離開。另外,星期二、四我們也不開放車輛通行,為的就是給大自然有休養生息的時間,同時我們也會利用這兩天進行環境整理、帶領學童淨山、淨路、認識當地環境。」
▲南橫公路中斷期間,許多動物紛紛跑到路上玩耍。在有限定的通車管制之下,動物們也會利用禁車期間出來遛達,成為南橫公路上最珍貴的風景。
南橫公路 (臨 105 線) 將於今年四月通車,若有機會到南橫走走,行駛在公路上時,別忘了在心中對辛苦付出的所有人員致上謝意,也要珍惜得來不易的公路,切勿隨手亂丟垃圾,秉持無痕山林原則,如此才能讓南橫公路永遠保持最美好的模樣。
【臨 105 線通車預計措施】
- 每天將會額外開放兩小時通車,但仍不開放全天候通車。
- 現行週二、四管制措施或可能調整。
- 僅開放機車、重型機車、九人座以下汽車通行。
- 機動進行車輛數量管制。
照片/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甲仙工務段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