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對戶外人來說是不容易的一年。原本享受著自由的戶外生活,卻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計畫,頓時間,山林空了、營地不再有此起彼落的談笑聲,一顆嚮往戶外的心,只能在都市裡乖乖待著。
所幸,在全台灣人的努力之下,疫情獲得良好控制,山林間又再度出現人類的蹤跡,重新走在步道上,真的會覺得「能爬山真的太好了!」而讓大家都能安心走在步道上,並獲得良好軟硬體服務的幕後功臣之一,就是林務局。疫情期間,林務局趁著無人上山之際,抓緊時機進行山屋、步道修繕,期待降級後大家上山都能享受到最高品質的休憩體驗。更重要的是,為了防止疫情因為人潮往山上聚集而加劇,林務局更參考國外做法,作出適合台灣環境的相關防疫指引,讓大家都能安心上山、平安下山。
▲整修後的天池山莊
疫情過後的登山新主張
台灣今年在三級警戒期間,民眾都非常自律,少往山裡跑,以避免群聚增加染疫風險。不過隨著疫情降溫,大家也開始按耐不住,林務局希望在安全為最高前提考量之下開放山屋、步道、林道。
「今年疫情來得非常突然,當時我們只能先封閉各大山屋與步道,避免造成疫情擴大,同時也很感謝大家配合。與此同時,考量到國外比台灣更早面臨疫情下從事戶外活動的管理需求,林務局也參考國外經驗訂定台灣相關指引,尤其是英國與日本的經驗,我們認為與台灣後來面臨的情形相近。」林務局森林育樂組遊樂科黃信富科長說明。
林務局諮詢了登山界、搜救團體、醫療專業人士及教育部體育署、內政部營建署等單位,訂定疫情期間的登山指引,首要考量就是降低人與人不必要的接觸、簡化行程,因此有許多指引都是圍繞在這些前提下訂定,例如:出發登山應直接前往目的地,避免途中多作停留,降低不必要的傳染風險;除了可自行前往外,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期間要注意防疫;登山前後應自主健康管理,如有不適應避免外出;登山行程結束後,應立即清潔裝備,並放在通風處隔離。
此外,林務局也於登山步道口設立實聯制 QRcode,並按防疫風險依序開放營地及山屋,並降低山屋住宿量,同時徵詢社區部落意見,避免貿然開放山區導致部落居民健康受到威脅。
▲舉辦登山研討會,邀集登山界、搜救隊、緊急醫療團隊等專業人士參與討論台灣登山管理課題。
疫情帶給台灣步道管理的反思:2022山林新措施
2020 年,台灣疫情相對國外穩定許多,大家無法出國,於是爭相往山裡跑,只要是能拍出美美照片的地方,一定都會爆紅,像是抹茶山、眠月線等等。根據林務局提供資料:
109 年申請住宿林務局山屋及進入林務局自然保護區域者,共 709,972 人次,較 108 年成長 106.69%,實際進入(使用)人數為 221,860 人次,成長 114.55%。
然而,台灣山林承載量也受到極大考驗,原本就不是設計給大批遊客前往的地區,一下子湧入太多人,留下的是滿地瘡痍,還有隨處可見的垃圾。
針對這個問題,林務局認為,台灣人往山裡跑無可厚非,但也因為這個現象讓他們開始思考,該做些什麼措施保護台灣山林,於是針對台灣林道、特定風景區、山屋,林務局將於 2022 年有新的變革措施:
【林道限車】
林務局發現,在疫情期間有許多人駕駛越野機車、四驅車穿梭於林道,進入山林遊玩,但因為數量之多,已經影響到當地環境,也造成地面出現輪溝,長久下來,恐危害水土保持。此外,太多的車輛隨意停放於林道,也會排擠到通行功能。因此,林務局正著手擬定新規範,檢討特定林道管車不管人的措施,預計最快明年就會針對特定林道推出規範,管制車輛進入環境較為敏感之林道。
【秘境限人】
登山熱潮大爆發之下,大家開始挖掘台灣秘境,尤其是有湖的地方,例如嘉明湖、水漾森林、松羅湖、加羅湖等等,這些地方湧入大批登山客,甚至還有商業團體的青睞,過多人潮已經導致生態永續發展受到威脅。此外,人一多,大家的帳篷散落各處,隨地紮營的後果就是地貌受到嚴重破壞,許多地方植被退化。為了提升遊憩品質,同時也讓大自然有喘息的空間,林務局將修法導入承載量管理措施,初步鎖定近年受歡迎而被過度利用的秘境,以及生態敏感區域,規範每日人數上限、紮營地點,讓環境受破壞程度降到最低。
【山屋整新】
林務局轄下的山屋多已出現老舊、不符現代所需的狀況,因此,林務局將於 2022 年針對四個山屋推動整修,分別為:九九山莊、檜谷山莊、向陽山屋與嘉明湖山屋。整新方向為重新規劃山屋空間,針對比較大型的山屋額外劃出交誼空間,同時也會考慮將大通鋪式環境重新整理,加上隔間,改善居住品質。山屋整新計畫目前仍在規劃當中,預計明年度完成規劃設計等前置作業,屆時還請留意林務局網站鎖定相關資訊。
▲不久前已經先針對天池山莊 10 人座污水處理施工。
▲嘉明湖山屋屋頂進行防漏修補工程。
▲向陽山屋屋頂修補與清理工程。
【山屋供餐】
為了提供山友更好的登山品質,同時也發揮大型山屋的服務機能。林務局已經為九九山莊及天池山莊推動餐食服務委外作業,並公開徵選與民間簽約,九九山莊自 2021 年 9 月起、天池山莊自 2022 年起,將有簽約廠商駐點供應熱食餐點。屆時,山屋除住宿功能外,也能提供山友餐食、
【加重處罰】
今年初發生的「天池山莊迫降事件」,促使林務局思考修訂停權罰則,以遏止歪風。最快將於明年頒布新的規定,若有隊伍蓄意迫降山屋的情形發生,全隊皆會被加重處罰,不得申請林務局管轄的所有山屋。詳細處罰規則仍在研擬當中,黃科長提醒,只要有申請到山屋,申請人就一定會收到 email 確認信、繳費證明或手機簡訊等正式回覆。如果不是由你本人申請,請務必向領隊、同行友人確認清楚!
同場加映:每年搶翻天的 2022 林務局月曆設計思維大公開!
你搶了沒?每年到年底總是讓人期待萬分的林務局月曆,2022 年依舊不缺席。
2022 年林務局月曆以《假面之森》為題,揭秘臺灣森林動植物在生存競爭下演化出的隱蔽、警戒、擬態、欺敵、引誘等令人歎為觀止的化妝與演技招數,風格更是有別於過往,首度大膽採用幾何圖型的方式演繹動植物、昆蟲的擬態,並維持一貫的高質感插圖設計,今年同樣引起搶購,累計賣出約 14,500 份月曆、約 8,000 份桌曆、約 8,500 份筆記本。
我們特別邀請到林政管理組推廣科盧英秀科長跟我們聊聊,2022 林務局月曆的設計思維,以及想傳達的想法。
Q1:林務局月曆是在什麼樣的契機下誕生的呢?
2018 年以前,林務局其實每年都會發行月曆,以大山大水的風景照為主題,搭配政令宣導,且不販售。但隨著親近山林的人越多,我們也想說要如何讓月曆觸及更多人,於是決定轉換風格,搭上當時很流行的插畫,於 2018 年推出《飲食之森》。
當年我們也是採取只送不賣的方式推行,沒想到意外受到廣泛好評,很多人跑來詢問要如何得到。只是當年印量有限,對後來才索取的民眾感到不好意思。隔年,我們採限量發售,本來想說抓個 11,000 份就夠了,結果還是供不應求。所以我們從 2021 月曆開始,就採限時不限量的方式銷售,希望讓喜歡的民眾都能順利得到。
Q2:2022 林務局月曆有哪些特色?
自 2018《飲食之森》開始,每年月曆企劃均由林華慶局長親自發想,訂定主題與風格,再與同仁討論策劃各月份子題、物種與核心理念。2022《假面之森》的主題仍延續此企劃模式,他認為森林裡有許多「演技精湛」的居民,有的以假眼欺敵、有的以華麗外衣招蜂引蝶、有的以條紋或斑點隱身、偽裝,有的甚至還會運用特殊行為讓自己融入背景環境,各式各樣的生存密技,有如一場盛大的「假面舞會」。透過《假面之森》月曆,帶領大家一起探究臺灣森林這座華麗舞台的幕後,有哪些出奇制勝、不可思議的生存化妝術。
一如既往,我們對於月曆所呈現出的動植物、昆蟲特徵非常苛求,希望忠實呈現每一個物種的真實樣貌,因此特別找來多個領域的專家學者擔任顧問,包含昆蟲、生態、蝴蝶、植物、哺乳類等,確保民眾獲得最正確的資訊。
Q3:希望藉由 2022 林務局月曆傳遞什麼想法?
林務局月曆畢竟是政府出版品,所以我們每一年都會有想要傳遞的想法,從飲食之森到明年的假面之森,我認為最核心的概念,都是在闡述森林如何教育、影響人類以及森林生態系的多元服務價值。例如 2020 年的《木作之森》是要告訴大家人類所使用的許多器具,都是木材製作的,除了科普傳統木作知識,也期望大家感受森林與我們生活的連結,一起為永續環境盡一份力。2022 年《假面之森》更聚焦於森林中隱蔽、擬態或警戒等物種,除了帶大家一窺他們的真面目,同時也希望讓大家看到森林裡的物種多樣性,有許多我們沒看到的生命活在大自然中。
2022 《假面之森》月曆、桌曆、筆記本,將於 12 月中旬於以下通路少量販售,來不及預購的話可要把握最後機會:國家書店、五南文化廣場、日光山森林茶書苑,以及由全臺各地多家獨立書店共組的「友善書業合作社」。
照片/林務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