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一篇介紹 Darren 與 Mo 這對夫妻,騎著單車旅行世界一年,大部分以露營的方式,用最省的旅費,走過許多絕美景點。
這篇則是分享,這趟旅程他們帶了些什麼樣的裝備。
一開始出發準備的裝備?
一開始出發兩台單車的馬鞍袋共有 70 公升 1 組、40 公升 2 組、25 公升 1 組、49 公升防水袋 1 個、車頭包、加上帳篷、睡墊、還有一些奢侈品像是摺疊椅,單車上幾乎是滿載一堆物品。
我 ( Darren ) 的短袖上衣準備了四件,長袖保暖上衣兩件、外套四件(薄外套、軟殼衣、暖魔球、雨衣)、長褲二件,保暖長褲一件,緊身褲一件、短褲三件、雨褲一件。
Mo 準備了短袖上衣三件、長袖保暖上衣三件、外套三件(薄外套、暖魔球、雨衣)、長褲三件、保暖緊身褲兩件、短褲兩件、雨褲一件。
最後精簡到什麼樣的裝備?
最後我們發現東西真的太多了,離開日本前將一組 40 升馬鞍袋送人,接著將前貨架及 70 升馬鞍袋、49 升防水袋也跟著寄回台灣,行李的衣物也跟著減少。
我(Darren)的部份留了短袖上衣兩件、長袖保暖上衣一件、外套四件(薄外套、軟殼衣、暖魔球、雨衣)、長褲一件、貼身保暖長褲一件、短褲一件、雨褲一件。
Mo 的部份短袖上衣兩件、長袖保暖上衣兩件、外套三件(薄外套、暖魔球、雨衣)、長褲一件、保暖緊身褲二件、短褲兩件、雨褲一件。
在美國的時候將前後貨架更換成體積小、重量輕、好收納的貨架。
這趟旅程以後我認為衣服部份還可以再減少。一年的旅行其實只要幾件短袖排汗衣服、一件長袖保暖上衣、薄外套、軟殼衣、TNF 暖魔球、雨衣、貼身保暖緊身褲一件,再搭配外層的長褲一件、短褲兩件、襪子兩雙,這樣就很足夠了。若要更輕量,其實軟殼衣也可以捨棄掉。
雖然這次沒嘗試過超過零下5度的環境,但這些裝備足夠應付大部份的旅程。如果真的遇上零下 10 – 20 度的環境,可以到當地再買保暖衣物即可,否則帶著這些保暖衣物有可能旅行一年都穿不到幾次,實在沒有必要一直帶著冬季裝備旅行,會是一種負擔。
準備什麼樣的拍攝器材?
我們準備了單眼相機 Canon 5D3 跟SONY A7II,加上鏡頭 Canon 16-35L、Canon 70-200L、50mm0.95F。
我覺得看個人拍攝的習慣而決定,我很喜歡攝影,加上沒有一種鏡頭能做到三種效果,所以堅持帶一個廣角、一個望遠,還有一個超大光圈鏡頭。
Canon16-35LF2.8
廣角端我建議選擇大光圈 F2.8,這樣拍帳篷的同時能一併將銀河也帶進來。
Canon70-200LF4
一顆望遠鏡頭有利拍攝風景時將人與風景壓縮到一個平面上,突顯主題排除不需要的背景元素,令構圖簡潔,會選擇光圈 F4 是因為體積小、重量輕好攜帶。
50mmF0.95
這顆鏡頭是我目前最喜歡的大光圈鏡頭,全開光圈 0.95,非常大,我很喜歡在夜晚的城市中拿著 Sony A7II 搭配這顆超大光圈鏡頭進行街拍,光圈開放到 0.95的大光圈鏡頭,能拍出夢幻般的散景,又稱夢幻之鏡及夜拍神鏡。
其他推薦裝備
睡袋我們使用黑冰睡袋,比我們想像中更耐用保暖,這趟旅程中,在零下的環境睡覺從沒喊過冷,經過這一年的摧殘,完全沒有任何脫線、嚴重掉絨現象發生,這點讓我很訝異。
睡墊是朋友送的 Naturehike,用了超過兩年,在台灣露營時就有使用了,帶到國外幾乎每天都在使用,也沒有出現任何問題,基本上只要不是睡在雪或冰上,這個睡墊絕對足夠應付大部份環境。
帳篷則是 Fjällräven 瑞典小狐狸的帳篷。
單車旅行必帶裝備
這次我們覺得超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一個後背包!便宜好用的就好,大約 45L 左右,最好能裝進所有旅行的物品。這樣到了一個地方,將單車停好、鎖好,背著背包就能去任何地方,更沒有侷限。
有在從事戶外活動的人,一定對裝備都有些研究。Darren 強調,重點是那個精簡裝備的過程,能更認識自己。
Darren 十分推崇的極簡主義,也不是叫人們全部東西都割捨,活得很克難,「減去不必要的,留下你最在乎的」,像喜歡攝影的 Darren 一路上仍然堅持帶上三顆鏡頭,但對於其他不必要的東西也越來越掌握得宜,這是最佳認識自己的過程,也期待所有人不只在騎車的路上,在人生的路上,也找到自己最適合的裝備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