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無法預知疫情什麼時候會結束,接下可能有好長一段時間必須待在家中,對於一有空就投向大自然懷抱的你我也許有些不適應,但換個思維,這何嘗不是一個好好靜下心、停下腳步的機會。
先前與大家分享<在戶外找回自己,編輯推薦4部戶外人必看的尋找自我電影>,如果電影已經看完了,不妨每天為自己開啟一個「飛航模式」時段,暫時放下3C產品,泡杯咖啡、點燃屬於你的療癒蠟燭,閱讀以下編輯精選5本山系書籍。
《我在這裡,山在那邊》
台灣極限登山家—阿果「呂忠翰」在今年四月份,以無氧攀登方式,成功登上海拔8091公尺的世界第十高峰安娜普納峰(Annapurna),成為台灣第一人,且他也是全部非雪巴攀登者中,唯一無氧登頂之人。原本預計接續挑戰第七高峰道拉吉利峰(Dhaulagiri),途中因身體不適決定撤離。但在這之前,截止2019年為止,阿果已完成八座8000公尺以上無氧攀登的紀錄。
本書集結阿果從台灣山脈孕育初心,進而到攀登海外高峰的八個故事。起自2012年北美第一高峰Denali,至2019年世界第二高峰K2峰,這中間面臨到的各種生死抉擇、攻頂與否、如何面對風險等等,最後找到自己的攀登意義。
阿果曾經在粉絲團開玩笑的說:「現代人太習慣看圖片滑手機,我就是故意要寫長文,讓大家可以靜下心來好好閱讀。」藉由這次居家隔離的機會,來好好閱讀一下這位台灣難能可貴的極限登山家的故事吧!
「面對山,我們並不需要證明自己有多大的能耐,而是要清楚看到自己的能力。」
《沒有名字的那座山》
本書作者山女孩Kit,應該對大部分的人一點也不陌生,去年將四年多以來的山日記集結成冊,以詩與散文的形式書寫,正式發行第一本書《山之間》。而今年這本《沒有名字的那座山》Kit是這麼形容的:「與《山之間》不一樣氛圍的《那座山》,是盡可能地誠實的一本書,沒有任何謊言、少冰微糖的珍珠奶茶,或是夏天綁馬尾的十三歲女孩。」
在這本書裡面,你可以看見山,更有機會,在Kit文字裡的某個角落,看見自己。就好像Kit在六順山的故事裡寫下讓我反覆思考的一段文字:「山本來就沒有保證所有的事情,包括三角點存在的價值。怎麼賦予意義,那端看你怎麼看它。有些事情,明明知道做了沒有用,但還是想做,也許只是想要證明自己是做得到的,這樣也很好。」比起在三角點上拿起一塊鐵牌所拍下的照片,那一路在腦中不停浮現「為什麼我在這裡」的過程才是我們真正的養分。
在開啟這本書之前,你也可以先閱讀去年我們與Kit的專訪<走上山,回到心,窺探山女孩 KIT 寫給徒步者的情書>,相信我,你很快就會成為”山粉圓”的一員。
「山從來不是終點或起點,而是你自己」
《用頭帶 背起一座座山》
對於一般人來說,走入山林的意義可能是為了美景、為了完成自我目標,但對於另一個族群來說,山是他們回家的路,是他們的根。本書作者—沙力浪,2000年第一次被帶回到布農族的山林祖居地時,一切對他來說都很陌生,對「祖居地」的一知半解,認不得山的名字,也不清楚山上居住著哪些部落,高山嚮導、背工、巡山員這些都是沒有聽過的名詞。
本書帶大家深入了解布農族高山協作的歷史,如何協助過去的清人、日本人至現今山友更便利的走入山林。其中更談論到原住民在國家體制下遭受到的迫害,這些都使語言與文化漸漸失去傳承脈絡。20年來的協作生活,不僅是工作,對他來說也是一條走進心裡的尋根之路,頭帶背出的是自己的生命體驗,山對沙力浪的意義,不單是一個空間,更涵蓋了自己的家、自己的祖先歷史。
「終於回家了,根一直都在,我們一同用歌聲,告訴後代別忘了自己是誰,以及我們的家在哪裡。」
《山 教我的事》
失去的熱忱,該如何重拾?
本書是作者–沈恩民 自2014年以來的山行紀錄。一開始走進山林,像是在填補沒能和大部分的人出國留學深造的遺憾,面對人生的低潮時期,山林彷彿是逃避也是摸索,但隨著投入台灣山林的時間越多,也接觸到更多不同領域的人,就好像經歷了一場台灣的留學之旅。
從小就熱愛畫畫的沈恩民,在山林重拾了畫畫的熱情,也找回了自己,一筆筆勾勒出屬於他的山林插畫,最後將這些充滿溫度的山岳地圖插畫,結合樸實但充滿歡笑的山中生活,生態工作者對自然保育的熱情、熱血教官對邊緣少年的關心、山友圍坐營火分享人生故事、在山屋裡聊天說笑、交換裝備使用心得,即便說著自己不善與人交際,但卻能用幽默的口吻,紀錄那些為台灣山林付出的那群人與那些事。
「為自己熱愛的事情,更勇敢面對不如意;穩穩的,做好自己,就很好。」
《心向群山》Mountains of the Mind
本書是英國作家–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 第一本作品,並獲得多項英國文學獎項,發行將近20年的時間,仍是許多人心中的經典之作。
在大眾眼裡,登山就好像飛蛾撲火,明知登山有它的危險存在,你為何而來?如同副書名所寫,作者試著說明:人類如何從畏懼高山,走到迷戀登山。
那年年僅12歲的他,讀到《攻向埃佛勒斯峰》(The Fight for Everest),書中記載1924年英國登山團隊的攻頂歷程。他翻著書,感覺靈魂出竅跟著去了喜馬拉雅山,他希望自己也能像這群英國登山隊「高傲、自我中心」的男人一樣,踏上一條有去可能無回的冒險之路。
在300年以前,冒著生命危險去攀登一座高山只會被視為”精神錯亂”,書中從登山史開始講起,並透過無數的真實歷史事件中及自己的親身經驗中寫下:「山只是地質的偶發事件。山不存心殺人,也不存心討好人。山所具有的任何情感屬性都是人類的想像力所賦予。」經歷好幾次與死神的拔河,有一天突然意識到自己內心對死亡的恐懼已經超越對山的浪漫,他開始停下腳步,改為寫山之人,並道出「人類所攀登的,不只是實質上的山,更是心中之山。」之理。
「那些爬上山頂的人,一半是愛著自己,一半是愛上自我的湮滅。」
以上為編輯推薦的五本書籍,裡面可能有你曾走過的痕跡,但每個人留在山裡的腳印都訴說著不同的感知,居家防疫期間吸收完文字的能量之後,也許下次的旅途中就能走出屬於你自己的山林故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