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度 1000 公尺以下的郊山,蘊藏著豐富的昆蟲多樣性,從帥氣的甲蟲,到翩翩飛舞的蝴蝶,地上爬的、地下鑽的,若是認真探究,會讓你驚嘆不已。
每年的 5-9 月,是台灣低海拔山域昆蟲爆發期,大多數的昆蟲會在夏季羽化成蟲,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大家時常聽到的「蟬」。這段期間內,多數成蟲會努力覓食、繁殖,然後在秋冬來臨前死去。能親眼目睹到特定蟲類的機會,或許比中樂透還低。正也因為如此,吸引了無數熱愛昆蟲、爬蟲類的生態觀察家,頂著炎熱天氣,到山裡面待上一天,只為細細觀察,拍下難得的瞬間。
觀察始於細節
我們去爬山很難得會盯著樹幹上或是落葉中的蟲看,除非停下來休息、吃東西,才有機會比較近距離觀察昆蟲。生態觀察家 Nick(IG:公館虫樂園) 說:「其實認真要觀察昆蟲,去公園也很多。」一句話點醒了長久以來只顧著往前走,卻忘記稍作停留的我們。
他說他曾帶沒有生態觀察經驗的朋友到陽明山上,朋友們非常訝異,在離自己這麼近的陽明山竟然存在著如此多不同種類的昆蟲與爬蟲,「因為我是北部人,所以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陽明山、烏來、三峽,這些地方離大家都不遠,可是卻有非常多值得觀察的生態系。」
郊山雖然離人類近,可是郊山仍存在著眾多珍稀物種,Nick 就對陽明山一種傳奇性的生物非常有興趣,「大家都以為郊山的昆蟲、爬蟲就那些,但其實真的多到你無法想像。陽明山有一種蛇叫作『福建頸斑蛇』,1996 年才被人在陽明山發現,一直到現在,每年目睹到福建頸斑蛇的次數不超過五次。」
▲福建頸斑蛇。圖片:環境資訊中心
▲陽明山常見物種:斯文豪氏攀蜥,又名台灣龍蜥,僅分布於台灣,但在日本靜岡縣、宮崎縣也有被發現蹤跡,推斷是運送植物時不小心夾帶過去的。圖片:Nick
▲陽明山常見物種:斯文豪氏赤蛙,又稱棕背蛙,為台灣特有種。圖片:Nick
▲陽明山常見物種:變側異腹胡蜂,又稱牛舌蜂。攻擊性強的黑尾虎頭蜂經常以的幼蟲為食,切勿太靠近。圖片:Nick
▲陽明山常見物種:泰雅鈍頭蛇,台灣特有種,無毒。因為喜歡吃蝸牛,而多數蝸牛外殼都是右旋,所以泰雅鈍頭蛇的左右邊牙齒數量不一樣,左邊 11 顆,右邊 20 顆。圖片:Nick
生態觀察適合從昆蟲、爬蟲開始?
從小就對昆蟲很有興趣,Nick 一直到長大都還是會不斷鑽研昆蟲與爬蟲的相關知識,他可以信手捻來說出你描述的昆蟲可能是什麼科別,然後快速查找出符合的物種。這當然需要大量的閱讀與觀察經驗才有可能辦到,只是也讓人好奇,為什麼他對昆蟲情有獨鍾?
「小時候我爸媽很喜歡帶我們去踏青,然後會介紹一些常見的昆蟲給我認識,久而久之,我也就會自己去翻圖鑑。而我真正愛上昆蟲,是有一次去山上,遇到中興大學昆蟲系的學生,他看我對昆蟲有興趣,就送了我一隻他抓到的鍬形蟲。從那之後,我就喜歡看昆蟲,而鍬形蟲也變成我最愛的蟲類。」
人家小時候打電動、看卡通,Nick 則是翻圖鑑、養昆蟲。他說如果對生態觀察有興趣,昆蟲是很好的選項,因為昆蟲大多數移動速度慢,而且不太會怕人,人類可以很近距離觀察,甚至可以拿起來看。但是換作鳥類、哺乳類就比較麻煩,他們對人類有強烈的戒心,看到人就跑,很難得有機會可以近距離觀察。
我很怕蟲,怎麼辦?
恐懼,始於未知。Nick 相當認同這句話,他說人對自己不理解的東西難免感到害怕,就像有的人很怕蛇,可是對蛇來說,人類就像是哥吉拉,當你遇到哥吉拉,第一件事絕對是逃跑,不會是攻擊吧!所以人類不必害怕蛇會主動攻擊你,通常蛇要攻擊你都是因為你闖入牠的地盤,登山的時候只要盡量走在步道上,基本上是很難遇到蛇的。「對我們做生態觀察的人來說,遇到蛇很幸運欸!」對於怕蛇的我,不可置信的講不出話來。
Nick 建議,如果怕某一種東西,就想辦法去了解牠,如果怕蜘蛛,就去找各種山上比較可能會遇到的蜘蛛種類,了解牠們通常在什麼季節、環境下出沒,下次上山就更能掌握牠們行蹤,進而避開牠們。「不過說真的,台灣的蜘蛛毒性都不高,至少毒不死人,如果你在澳洲,可能就真的要害怕了。」
在山上,撞見各種昆蟲是難免,有時身上也會停留幾隻嬌客,他說如果真的害怕蟲子爬到身上,上山就盡量穿著長袖、長褲,還有布鞋,避免被蟲子無心的攻擊。
講起昆蟲看似天不怕地不怕的他,其實也有害怕的種類,「家裡出現的蟑螂我就滿怕的。」講完後他自己笑了,我說你都敢近距離觀察大蜘蛛了,竟然會怕蟑螂。他說家裡的蟑螂長得實在不討喜,換作山上的蟑螂他就不怕。
淺山生態觀察注意要點
看到這邊,有沒有開始覺得自己對生態觀察燃起了一絲火苗?沒有也沒關係,希望至少能稍稍消弭你對昆蟲的恐懼。
如果你決定開始進行生態觀察,Nick 有三點注意事項要提醒大家:
- 不要招惹
- 不要破壞
- 不要帶回家
不要招惹,顧名思義就是不要挑釁,看到野生動物、昆蟲、爬蟲都不要作出干擾牠們的行為,Nick 提醒,有些蛇類可能沒有注意到你入侵牠的領域,會蜷曲起來、脖子伸長(某些蛇不會伸長脖子)作出要攻擊的姿勢,這時不要慌張,趕快離開就好,蛇不會追人。同時他也提醒,不要看到小蛇覺得可愛就想去摸,如果該蛇類有毒,小蛇通常不會控制力道與毒液的量,牠可能會死咬著你不放,且把所有毒液都灌入你體內;就算蛇無毒,蛇的口腔、利牙也藏有寄生蟲與細菌,被咬到還是有機會感染發炎。
此外,許多昆蟲、爬蟲類長得很相像,容易被誤認,你可能以為沒有威脅,但其實是含有劇毒的動物;反過來,你以為眼前的蛇有毒,但其實那只是一條無害的蛇,結果因為被誤認而被人類殺害,青蛇就是最佳例子。青蛇與赤尾青竹絲長得極為相近而常被認錯,導致人類一看到青蛇就直覺認定是有毒的蛇,而將其殺害。另外擬龜殼花也因為長得很像龜殼花,而面臨被殺害的命運。
▲台灣毒蛇龜殼花,與擬龜殼花非常相像,分布於台灣中低海拔山區。圖片:Nick
不要破壞,看到蜘蛛網,如果不影響通行,就盡量不要扯壞蜘蛛的家;看到蟻窩,不要踩踏,那是牠們的出入口。Nick 提到大家容易忽略的一個東西:傾倒的樹幹或是枝幹,他說這些枝幹倒在路邊,會成為很多昆蟲的家,首先白蟻會入住,等牠們啃食的差不多後,木頭腐敗的情況下,天牛、鍬形蟲、金龜子就會住進去,最後木頭徹底腐敗,變成木屑,重新回歸大自然。他說這才是一根倒木或是朽木的自然生命循環,如果因為人類無心的破壞,會讓很多生命無家可歸,也會中斷這個循環。
最後就是不要帶回家,看到可愛的甲蟲,或許有的人會想帶回家養,只是帶個一兩隻,對大自然的生態循環或許無害,但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做,就會導致生態受到影響。Nick 表示,如果真的想要抓一隻鍬形蟲、獨角仙回家,建議抓公的,因為母的可以繼續繁衍後代,抓了母的昆蟲或是其他爬蟲、動物,會讓成千上百的後代消逝。當然一般人難以辨別公的或是母的,所以最好就是都不要抓,你可以時常到山上找牠們,與牠們保持良好距離與關係。
※推薦查找昆蟲資料的網站:http://gaga.biodiv.tw/9701bx/in94.htm
不可思議的昆蟲/爬蟲
最後我請 Nick 推薦幾種大家到郊山可以稍微留心觀察的昆蟲以及爬蟲,牠們各自有不同的習性,而且很有趣,絕對讓你大開眼界。
▲樹皮螳螂,有良好的保護色,想要在白天發現牠非常困難。圖片:Nick
▲姬深山鍬形蟲,成蟲活動時間 5-6 月,分布於 200-2400 公尺山區。